河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西区推动高端服务业发展暨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核心区行动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7日 政策文号:津河西政办发〔2019〕10号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街、局、公司,各委、办及有关单位:《河西区推动高端服务业发展暨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核心区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5月17日河西区推动高端服务业发展暨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核心区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历次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深入对接《关于促进市内六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津政办发〔2019〕11号)(以下简称“全市指导意见”)的战略定位,以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品质城区建设,将我区打造成为代表天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二、工作目标到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超过30%,友谊路“新天津金融街”作为天津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全面巩固和提升,带动“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成为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突破性发展,社会服务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在“产业+地产”战略的带动下,陈塘自创区力争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承载平台,“北方设计之都核心区”初步建成,涵盖新八大里、解放南路起步区的“泛陈塘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基本形成,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超过30%;税收亿元楼宇总数、楼宇税收总量在全市持续保持绝对领先。三、产业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依托全市指导意见对我区的战略定位,聚焦金融服务、设计服务、现代商贸、航运物流等优势产业,瞄准高端商务、智能科技、医疗健康服务等潜力领域,打造具有河西特色、与首善之区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一)提升优势产业发展层级金融业要在巩固提升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传统业态聚集优势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投资等各类投资基金。鼓励国内有影响力或知名度较高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在我区注册设立私募基金产品。鼓励开发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等新型金融产品。积极复制自贸试验区经验,早日推动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创新业务在我区落地。以创新推动我区金融业二次革命,不断提升我区作为全市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牵头部门:区金融局;责任部门:区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设计产业要紧紧把握全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和陈塘自创区被确定为“北方设计之都核心区”的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设计产业。以“北方设计联盟”内企业的业务融合为重点,推动市属和民营设计、工程类企业更多的嵌入到专属于央企的产业链条的同时,引导各类央企不断衍生出更多的以自身为龙头的细分产业链,通过各自知识和资源的交互重组,不断创造新的市场机遇,逐步实现“北方设计联盟”由产业集群向产业生态系统的转变,在“高原”中进一步培育“高峰”,推动我区设计产业实现新一轮的创新和发展。依托国家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推动工业设计联盟建设,以工业设计为突破口,为全市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贡献河西智慧。依托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综合配套,大力发展各类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完整的设计产业链条。(牵头部门:陈塘管委会;责任部门:区科技局、区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商业要紧紧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战略机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内重点大型批发零售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紧抓绿色发展的战略机遇,聚焦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引进、培育一批新的大型龙头企业,进一步丰富我区商业版图;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大宗商品网络交易、综合型电子商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快推动传统商业的转型升级;紧抓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机遇,积极吸引各类首次进入我国的外资商业企业在我区设立各级总部;结合“夜经济示范区建设”不断聚焦现代社会消费特点和需求,树立“营销城市”的理念,积极构建消费、活动场景,通过商旅文体联动发展,引导刺激消费、提升城区活力、促进商业繁荣,打造全市一流的消费新地标和“活力之都”。(牵头部门:区商务局;责任部门:区城管委、区住建委、区文旅局等相关部门)航运物流业要依托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聚集区的建设,积极探索承接各类航运总部、航运金融保险、航运文化创意、航运信息与咨询、航运物流等要素集聚的高端航运产业。制定专项政策,吸引国际知名邮轮公司、航运运营结算中心、国际船代货代公司、船舶评级机构等落户,形成航运及相关产业在我区更具标志性的聚集。依托“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大力推动区内金融机构与航运专业机构合作,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结算及辅助金融等金融产品业务。争取率先引进航运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等国外成熟的航运保险产品。(牵头部门:区商务局、区金融局;责任部门:区合作交流办等相关部门)(二)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高端商务服务业要依托已有的集聚基础,进一步制定政策,充分释放我区的综合配套和地域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广告公司等高能级机构,打造一批专业服务领军企业、知名品牌和以互联网、法律、人力资源、中介服务等为主题的专业楼宇,形成高端商务服务业在我区的标志性聚集。(牵头部门:区商务局;责任部门:区委网信办、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智能科技产业要加快构建智能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系统性支持,助推创新成果同社会资本的无缝高效链接,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生态链条,重点发展科技咨询、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科技服务业和以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的研发平台。推动我区早日形成创新企业“繁星满天”、领军企业“皓月当空”的发展态势,为依托创新资源流动的要素提供可预期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吸引各类人才汇聚产业,在全球范围大城市中心城区日益成为创新创业聚集地的当下,探索出一条符合天津实际的发展模式。(牵头部门:区科技局、陈塘管委会;责任部门:区委网信办、区商务局、区合作交流办等相关部门)医疗健康产业要深入挖掘区内现有丰富产业资源,进一步推动公共医疗机构建设,统筹好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以体现“首善品质”的更高质、贴心、全方位的服务带动各类医疗机构实现更高层次发展。依托现有医疗机构的集聚优势,紧紧把握国家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大力推动医疗健康相关产业发展,鼓励各类医药企业、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在我区设立研发中心、平台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逐渐将医疗健康产业打造为我区新的支撑产业。(牵头部门:区卫健委;责任部门:区商务局、区合作交流办、区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四、空间布局坚持高位对标先进城市,结合全市“一核、三带、六园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我区“一核、两轴、三中心”的产业布局,通过功能再造、形态重塑和产业重构,进一步发挥我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一)围绕市区“双核”,打造天津金融业地标和高地充分把握我区确定的经济发展核心区“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和全市指导意见确定的全市总部经济核心区完全一致的战略机遇,系统性的谋划友谊路“新天津金融街”和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聚集区的发展,全面提升“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作为全区和全市经济发展主引擎的量级。通过地块整理出让、资源置换、“腾笼换鸟”等手段优化“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的载体资源配置,为黄金地段创造黄金价值,吸进更多金融机构和高端服务业企业入驻提供基础性保障,形成各类金融机构更紧密、更高程度的聚集,将“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打造成我市的金融业地标聚集区和产业发展高地。以“人民公园夜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强化小白楼——人民公园(下瓦房)——大沽路(隆昌路、广东路)——南楼(市文化中心)——乐园道(平江道)——友谊路沿线的商业建设,通过打造步行街、公共空间等各类场景,强化“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的内部联系,以金融业的产业聚集、人才聚集,带动周边商业聚集、人流聚集,形成金融、商业联动发展,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牵头部门:区金融局、区商务局;责任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区住建委等相关部门)(二)深入推动“北方设计之都核心区”建设,有效串联“三中心”构建“泛陈塘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提升东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1、将陈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设计产业标志性聚集区(牵头部门:陈塘管委会、区发改委;责任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合作交流办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1)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沿洞庭路,以中交产业聚集区、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区、中水产业园、北方设计产业基地为重要节点,打造“北方设计之都核心区”,形成南北呼应,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以中交第一航务勘察设计院总部大厦、中国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大厦、中交智运全国总部大厦为骨架,打造“中交产业聚集区”,积极吸引中交系各级子公司和功能性总部入驻,打造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在北京以外最大的产业聚集区;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6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半导体公司、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为支撑,打造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区,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构筑陈塘自创区新的产业制高点;以中水产业园、北方设计产业基地为核心,打造集设计、体验、消费等于一体的设计产业创新高地。在“三芯”的带动下,吸引聚集各类设计企业、形成工程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设计、衍射服务四个产业集群。(2)强化土地资源管控,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产业承载平台以中交系各类总部型企业的聚集为依托,继续聚焦设计、工程及相关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黄金承载平台,力争每年落户2家央企总部。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地产”的发展模式,加快土地收储的同时,强化对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土地平衡试点资源的管控,坚定不移的秉承“一个商业地块一个企业总部”的战略部署,保持定力,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3)优化联盟建设,推动联盟协会化、实体化发展在北方设计联盟逐步实现从产业集群向产业生态系统过渡,依托联盟平台,联盟成员之间广泛开展协同发展、项目对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联盟建设,推动联盟向协会化、实体化方向发展。探索通过建设以联盟为主体的投资平台公司,整合联盟内各方优质工程、设计资源,通过“综合设计”“EPC总包”“投资带动”等手段开拓市场,实现联盟内企业更紧密的合作与发展。(4)强化宣传和品牌建设,将联盟打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将强化品牌建设作为联盟建设的重中之重,依托联盟内企业的雄厚实力和品牌积淀,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介联盟,不断扩大联盟的影响力,并逐步形成从对盟内企业认知到对联盟品牌的认知。积极配合联盟内龙头企业组织和参与国际水平的课题研究、学术论坛、专业年会、设计沙龙等主题性活动的同时,将联盟自主品牌的建筑设计大赛,打造为国内最著名的设计大赛。以鲜明的观念、卓越的作品、世界级的影响立足于国际设计领域,并以联盟自主品牌建筑设计大赛为平台,系统性地开展具有国际水平层级的主题活动,通过提升和打造若干个国际化品牌,拓展联盟在国际的影响力。2、聚效互联网等新动能新业态,快速推动新八大里地区发展(牵头部门:区商务局;责任部门:区委网信办、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人社局、区司法局、区合作交流办、陈塘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1)依托优质载体资源,大力引进培育新动能在“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载体资源趋于饱和,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解放南路起步区主要依托“产业+地产”的发展战略重点通过土地出让的形式打造企业总部基地的发展战略下,充分发挥好新八大里地区高端优质载体资源聚集的优势,在重点发展法律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咨询管理等高端商务服务业,形成对友谊路“新天津金融街”金融业发展的系统支撑的同时,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智能科技等高端科技相关产业。以中冶七里建设“网信大厦”、北大资源三里建设“新媒体”融合发展基地等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引导,从初始阶段,强化“一楼一品”,推动特色化楼宇建设,将新八大里地区打造为继“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之外的我区又一个高端服务业产业聚集区。(2)强化场景营造,打造天津新的生活地标作为全市写字楼和配套商业建设最为完备,生态过程融入度最高的区域,新八大里地区要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增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断释放和激发居民需求潜力上率先突围。特别是要利用好写字楼、商业服务设施与绿道公园融于一体、与周边有条件中小学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设施融于一体的优势,构建网络无法替代的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强化社会交往,引导刺激消费,激发人的集聚,实现产业布局与商业消费、文化体验、体育休闲、生态过程的联动发展,打造具有不同层次、汇集高端服务、高端消费与优良生态于一体的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趋势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城、产、人”融合发展示范区。(3)完善道桥等基础设施配套,为充分释放潜力提供坚实保障积极做好和相关市级部门、有关单位的衔接,不断完善周边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做好区级层面的各项工作,加快推动地铁11号线等的建设,将新八大里链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和北京的黄金地缘优势充分释放,让黄金的地缘优势带来黄金的产业资源。加快建设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有效串联南北,扩大绿道公园、中冶和悦汇等场景资源的辐射范围和可达性,形成更广域的步行街区,为集聚多方人流、促进消费提供基础性保障。3、对标顶级,超前谋划,做好解放南路起步区建设(牵头部门:陈塘管委会、区发改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责任部门: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区科技局、区卫健委、区商务局、区合作交流办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1)补齐短板、完善配套,服务民生,释放消费潜力针对解放南路起步区前期发展以居住为主,缺乏相关配套的实际,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民生需求的角度出发,积极引进建设商业、医疗等配套设施,补齐解放南路起步区,乃至整个大梅江地区的相关配套短板。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构建辐射我区东南部的配套服务产业群,将本地居民的消费消化在区域内部的同时,以具有“首善特色的品质服务”吸引周边城区的群众到我区消费。最大限度的释放自身前期建设以居住为主,周边区域以中高端居住为主的红利,将人口红利转化为消费红利。(2)超前谋划,精心统筹,打造“泛陈塘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综合保障区要依托比邻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地缘优势和空间优势,原陈塘热电厂旧址保留的工业元素和符号等资源,结合解放南路中央绿轴的建设,对标国际顶级,统筹谋划好解放南路起步区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引进设计、文化创意、创新金融、智能科技等高端产业的同时,借助设计和艺术的创造力,为天津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进一步激发东南部地区城市活力。在形成一定规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将解放南路起步区打造为新八大里和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溢出承载区、生态发展区和“泛陈塘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综合保障区,构建东南部地区整体提升的完整拼图。(三)以“两轴”有效串联“一核”与“三中心”,缝合南北,形成主要产业发展空间的联动发展1、以城市更新、场景营造,点亮海河城市发展轴河西段依托全市指导意见打造“海河服务经济综合发展带”的战略契机,通过场景、事件营造和与沿线地区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海河城市发展轴河西段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一方面要重点做好奉化桥、刘庄、天津湾、新八大里与海津大桥交汇点等重要节点的城市更新,将海河沿线打造为串联小白楼国际金融聚集区、人民公园及周边夜经济示范区、大天津湾商圈与新八里地区的有效媒介;一方面要通过“河光闪耀”“白昼之夜”等场景和事件的营造和对滨水码头等地块的功能进行重组,打造绿色生态、多元综合、富有魅力的滨水空间,以海河自身价值的提升和释放,带动城市活力的提升。(牵头部门:区商务局、区发改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责任部门: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区合作交流办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2、以新理念为引领,将绿道公园打造为以“绿色生态体系”为核心的混合活力街区充分发挥绿道公园紧邻新八大里商务商业区、接壤友谊路“新天津金融街”的地缘优势,最大限度释放其绿色生态价值的同时,充分挖掘其作为重要“舒适物符号”的内涵,依托绿道公园将沿线的景观、设施串联成片。同时以绿道公园为载体,强化生态过程与产业布局、场景创新的联动发展,通过“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构建起城市消费新场景,在集聚人气,提升活力的同时,形成“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与“泛陈塘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有机链接,“一核”与“三中心”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牵头部门:区城管委、区发改委;责任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区住建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合作交流办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五、积极争取市级政策支持(一)积极争取市级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帮助我区符合全市指导意见产业导向且按空间布局进入市级集聚区的企业争取市级服务业专项资金的支持,引导高端服务业加快集聚发展。(牵头部门:区商务局;责任部门:区财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积极争取各领域市级政策支持依托我市大力发展洋楼经济的契机,积极争取市级支持,加强德式风情区的更新、重塑(牵头部门:区住建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责任部门: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积极对接,为落户我区的各类央企、民企总部争取相关市级补贴(牵头部门:区合作交流办;责任部门: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积极争取市级财政对新设立或迁入本市的法人金融机构的补助和新引进金融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奖励,助推我区金融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责任部门:区金融局)(三)做好异地经营企业转入和税收划转强化对经营地在我区但在外区注册企业的梳理,按照市级指导意见,积极争取将企业在注册地缴入的区级税收按议定比例划转至我区。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在我区经营外区注册企业的转入和在我区注册外区经营企业的回迁工作。(牵头部门:区商务局、区合作交流办;责任部门:区财政局、区税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依托政策突破,完善支撑用好全市指导意见对于工业厂房用地和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的相关政策,推动文化创意、科教等产业发展(牵头部门:陈塘管委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责任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能分工负责);依托全市指导意见积极扩大公共停车泊位的同时,大力发展智慧、立体化停车系统(责任部门:区城管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用好全市指导意见在中介、设计、医疗服务等领域的政策创新,带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责任部门:区人社局、区商务局)、外资工程设计(责任部门:区住建委、区商务局)、医疗服务(责任部门:区卫健委)的跨越式发展。(五)强化服务,以优质服务助推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用好按照全市指导意见成立的由市政务服务办牵头,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应急管理等部门参加的对利用存量工业厂房发展新产业项目实行审批绿色通道的联动会商机制,并建立健全我区的相关机制,以优质服务助推服务业的发展繁荣。(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办;责任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区住建委、区应急局、消防河西支队等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完善区级政策支撑按照“环境是前提、政策是关键”的发展思路,以《河西区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基干,进一步优化完善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我市“北方设计之都核心区”建设的扶持办法》《河西区支持企业引进和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等相关政策,探索制定土地规划、建设管理、产业运营等领域“引鸟筑巢”政策,以系统、完整、具有竞争力的政策体系助推我区服务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牵头部门:区发改委;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区合作交流办、区商务局、区人社局、区科技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西分局、陈塘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七、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促进全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联席会议,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由区商务局、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组成,形成跨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制定政策,区商务局和区发改委共同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具体牵头推动相关工作。(二)加强分工协作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本行动方案,结合现有相关政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进度安排,制定年度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各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加强宣传借助各类媒体做好舆论宣传,及时宣传报道我区高端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进展、新成效,调动全社会参与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天津河西区产业园区

天津河西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河西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