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与通州区签订应急管理合作协议 共筑区域安全发展新格局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天津-武清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为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天津武清区与北京通州区正式签订应急管理工作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跨区域突发事件应对的痛点难点,通过六大领域协同联动与三项机制保障,全面提升区域应急管理一体化水平,为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一、立足区域协同 构建应急管理合作新格局
武清区与通州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区域,两地在产业发展、交通互联、民生服务等领域联系紧密。随着区域经济活跃度提升和人员流动增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跨区域影响特征日益凸显。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是两地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旨在打破行政壁垒,整合应急资源,形成“信息互通、预警互联、资源共享、处置联动”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为区域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聚焦六大领域 深化跨区域应急协同实效
围绕突发事件应对全链条,双方明确在六大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应急管理能力同步提升。
一是健全突发事件信息通报机制。建立跨区域突发事件信息快速通报渠道,明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信息的通报范围、时限和流程,确保重要信息第一时间共享。对可能影响对方区域的风险隐患,提前通报预警,为应急准备争取时间。
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协作配合。联合构建覆盖气象、水文、地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监测预警网络,共享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针对区域性极端天气、重大危险源等,开展联合研判和预警发布,提升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精准度。
三是推动应急预案管理衔接。统一跨区域应急预案编制标准,开展重点领域应急预案联合评审,确保预案内容相互衔接、响应程序协调一致。针对两地交界区域的共性风险,共同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各方职责和处置流程。
四是实现应急资源互联互通。建立应急物资、救援装备、专业队伍、专家库等资源共享清单,搭建资源调配平台。在应急状态下,根据需求优先调配对方区域的闲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鼓励两地应急物资储备库开展互补储备,避免重复建设。
五是加强应急力量联演联训。定期组织消防救援、医疗救护、工程抢险等专业应急队伍开展联合训练和实战演练,模拟跨区域突发事件场景,检验协同处置能力。通过交流培训,共享应急指挥、救援战术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提升队伍专业素养。
六是优化突发事件协同应对。明确跨区域突发事件处置的责任分工和联动流程,发生事件后,双方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迅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建立信息共享、指挥联动、资源调配、医疗救治等协同处置机制,确保救援行动高效有序。
三、健全三项机制 保障合作落地见效
为确保合作事项有序推进,双方建立三项长效保障机制,为跨区域应急管理合作提供制度支撑。
一是完善联席会议机制。每年第一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由两区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研究解决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审议年度合作计划和工作总结。遇有重大风险隐患或突发事件,可根据需要召开临时会议,及时协调处置事宜。
二是深化多层次合作交流机制。推动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口建立合作关系,围绕预案管理、风险排查、宣教培训等日常工作开展常态化交流。鼓励临界乡镇政府加强对接,共同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演练等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打通合作“最后一公里”。
三是建立联合指挥协调机制。发生跨区域突发事件后,在事发地成立现场联合应急指挥部,由两地应急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统筹协调应急力量调动、应急资源调配、救援方案制定等工作。指挥部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确保各方救援力量形成合力。
四、服务发展大局 谱写区域安全新篇章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武清区与通州区应急管理合作进入新阶段。通过强化跨区域协同,两地将有效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稳定的安全环境将进一步增强区域吸引力,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两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合作共赢。未来,双方将以协议落实为抓手,持续完善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打造区域应急管理一体化示范样板,为推动京津冀地区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天津武清区产业园区

天津武清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武清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