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推动农业结构升级 打造都市型农业新高地

农业
所属地区:天津-武清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
今年以来,武清区深入贯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将招商引资作为激活农业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重点引入现代农业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创新经营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全区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得到系统性重塑,初步形成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生态友好为特点、三产融合为路径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一、聚焦区域差异化优势,科学构建种植布局
武清区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全区29个镇街开展系统摸排,依据土壤特性、水源条件及市场半径,精准划分四大功能区。北部大碱厂镇重点发展节水型优质小麦、玉米轮作示范区;东部梅厂镇依托毗邻城区优势,打造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带;南部王庆坨镇以沙质土壤为基础发展鲜食甘薯、花生种植;西部高村镇则定位为高端水果与花卉苗木基地。工作组对各类种植模式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跟踪评估,编制《差异化种植技术指南》,为不同区域提供定制化方案。通过区域协同和错位发展,全区复种指数提升18%,亩均收益增长显著。
二、紧扣关键农时节点,构建全链条服务保障
面对秋收生产周期,武清区建立三级联动响应机制:区种植中心统筹机械调度与气象预警;镇街组建技术服务队负责品种筛选和病虫害防治;村级合作社统一对接仓储物流。在大良镇试点推行"智慧粮仓"系统,整合收割、烘干、存储环节,减少产后损失15%。同时联合金融机构创新"订单农业贷"产品,为农户提供收购前融资服务,确保下曹庄鲜食玉米、南蔡村黄金梨等优势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在黄花店镇率先落地"农机共享平台",整合300余台套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域作业,缩短收获窗口期7天。
三、深化土地要素改革,推动规模化集约经营
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枢纽,武清区创新推出"委托流转+反租倒包"机制,农户将承包权委托村集体统一流转,经营主体获得连片土地后返聘农户参与生产。泗村店镇通过该模式建成5000亩稻渔共生示范园,亩均产值突破万元。设立2000万元规模经营引导基金,对土地连片流转超300亩的经营主体给予基础设施补贴。目前全区已形成22个千亩级特色园区,其中上马台镇食用菌产业园吸引龙头食品企业建立速冻加工线,实现产加销一体化运作。
四、强化产业链条延伸,提升农产品价值空间
依托武清开发区食品产业基础,重点打造"中央厨房+冷链配送"体系。东马圈镇净菜加工中心日处理能力达80吨,直供市区200余家商超。崔黄口电商产业园引入专业MCN机构,孵化"武清滋味"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大孟庄红香酥梨、陈咀鲜食番茄等产品实现线上溢价销售。在河西务镇试点农文旅融合项目,整合特色种植区与运河文化资源,开发采摘研学线路,带动季节性用工超万人次。2023年新增绿色认证农产品12个,预制菜产业产值同比提升35%。
五、构建现代化支撑体系,夯实持续发展根基
建成农业大数据中心,整合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市场行情等7大类数据,在汊沽港镇开发种植决策辅助系统。推广自走式喷灌、无人机植保等智能装备应用,大碱厂科技示范基地实现水肥精准调控节本30%。建立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其中区级专家团队聚焦种业攻关,在南蔡村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镇级服务站负责技术转化推广;村级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应用新技术。目前全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农机综合作业水平突破90%。
当前武清区正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深度融合,通过构建"生产-加工-流通"高效衔接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农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协同发展格局。未来将继续强化项目招引和资源整合,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同时,拓展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维功能,全面提升都市型农业发展能级。

天津武清区产业园区

天津武清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武清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