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创产业引资新突破:"思库·武清"落户开发区
文化产业
经济开发区
所属地区:天津-武清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在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天津市武清开发区成功实现文创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思库·武清"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通过多方资源整合,将有效承接北京优质产业外溢,强化区域文创产业联动能力,为天津优化产业布局注入新动能。该项目充分体现了跨区域协作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成为天津市强化文化创新载体建设的重要成果。
一、项目共建机制与战略定位
天津武清开发区联合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及清华控股集团,三方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推进项目落地。根据协议内容,各方将建立长效协同发展平台,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区域文创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明确中长期发展路径;二是整合北京设计资源与天津空间载体,构建创意产业生态圈;三是建立重点项目联合推进机制,将该项目纳入西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合作机制充分融合了北京的创新策源能力、天津的载体支撑优势及清华的产学研转化体系。
二、载体改造与空间规划创新
园区选址于武清开发区核心区域三号路,创造性改造利用三栋存量工业厂房。改造方案由清华控股旗下专业团队主导设计,凸显三大特色:一是保留工业建筑历史肌理,注入现代设计元素;二是规划复合型功能分区,涵盖创意办公、实验工坊、艺术展览等多元空间;三是打造开放式景观体系,形成总面积超两万平方米的创意生态群落。改造工程采用分阶段推进策略,首期完成约六千平方米空间升级,着力打造京津冀地区旧工业建筑活化再利用的示范案例。
三、产业导入与资源整合路径
该项目将实施双轨资源整合战略:一方面深度挖掘天津本地文化资源,重点引进杨柳青年画、泥塑等非遗创新机构;另一方面定向承接北京外溢资源,优先导入三类优质主体:文化科技融合型企业、数字内容创作机构及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招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二十余家来自北京的创新机构明确入驻意向,涵盖虚拟现实技术研发、数字出版、文创IP运营等前沿领域。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将显著提升区域文创产业能级。
四、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意义
"思库·武清"项目标志着京津冀文创产业协作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其示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首创"北京研发+天津转化"产业协作模式,解决创新成果产业化瓶颈;二是构建跨行政区资源互补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对要素流动的限制;三是形成可复制的旧工业区转型方案,为京津冀产业升级提供实践样本。该项目的运作经验已被纳入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课题。
五、建设进度与功能实现规划
项目建设严格遵循绿色低碳标准,通过对原有建筑结构的专业评估,实施保护性改造工程。首阶段施工已于协议签署后全面启动,整体工程计划于2017年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园区投入运营后,将实现三大核心功能:文创企业孵化加速平台、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窗口。运营团队已着手构建包含创业辅导、版权服务、跨境推广在内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六、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随着项目稳步推进,其产业虹吸效应已开始显现。除首批入驻机构外,多家国际知名设计事务所表达了战略合作意向,国内头部文化投资机构正在筹划设立专项创投基金。园区运营方创新性提出"产业链微集群"发展模式,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入驻企业业务耦合,力争形成覆盖创意设计、内容生产、衍生开发的完整产业链闭环。这种集约化发展模式将显著降低文创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天津市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京津冀文创产业梯度发展格局。通过建立跨区域创新要素流动机制,不仅有效疏解了北京非核心功能,同时增强了天津承接转化能力。未来随着项目的深度运营,有望带动形成京津冀文创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带,为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作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一、项目共建机制与战略定位
天津武清开发区联合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及清华控股集团,三方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推进项目落地。根据协议内容,各方将建立长效协同发展平台,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区域文创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明确中长期发展路径;二是整合北京设计资源与天津空间载体,构建创意产业生态圈;三是建立重点项目联合推进机制,将该项目纳入西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合作机制充分融合了北京的创新策源能力、天津的载体支撑优势及清华的产学研转化体系。
二、载体改造与空间规划创新
园区选址于武清开发区核心区域三号路,创造性改造利用三栋存量工业厂房。改造方案由清华控股旗下专业团队主导设计,凸显三大特色:一是保留工业建筑历史肌理,注入现代设计元素;二是规划复合型功能分区,涵盖创意办公、实验工坊、艺术展览等多元空间;三是打造开放式景观体系,形成总面积超两万平方米的创意生态群落。改造工程采用分阶段推进策略,首期完成约六千平方米空间升级,着力打造京津冀地区旧工业建筑活化再利用的示范案例。
三、产业导入与资源整合路径
该项目将实施双轨资源整合战略:一方面深度挖掘天津本地文化资源,重点引进杨柳青年画、泥塑等非遗创新机构;另一方面定向承接北京外溢资源,优先导入三类优质主体:文化科技融合型企业、数字内容创作机构及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招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二十余家来自北京的创新机构明确入驻意向,涵盖虚拟现实技术研发、数字出版、文创IP运营等前沿领域。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将显著提升区域文创产业能级。
四、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意义
"思库·武清"项目标志着京津冀文创产业协作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其示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首创"北京研发+天津转化"产业协作模式,解决创新成果产业化瓶颈;二是构建跨行政区资源互补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对要素流动的限制;三是形成可复制的旧工业区转型方案,为京津冀产业升级提供实践样本。该项目的运作经验已被纳入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课题。
五、建设进度与功能实现规划
项目建设严格遵循绿色低碳标准,通过对原有建筑结构的专业评估,实施保护性改造工程。首阶段施工已于协议签署后全面启动,整体工程计划于2017年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园区投入运营后,将实现三大核心功能:文创企业孵化加速平台、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窗口。运营团队已着手构建包含创业辅导、版权服务、跨境推广在内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六、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随着项目稳步推进,其产业虹吸效应已开始显现。除首批入驻机构外,多家国际知名设计事务所表达了战略合作意向,国内头部文化投资机构正在筹划设立专项创投基金。园区运营方创新性提出"产业链微集群"发展模式,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入驻企业业务耦合,力争形成覆盖创意设计、内容生产、衍生开发的完整产业链闭环。这种集约化发展模式将显著降低文创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天津市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京津冀文创产业梯度发展格局。通过建立跨区域创新要素流动机制,不仅有效疏解了北京非核心功能,同时增强了天津承接转化能力。未来随着项目的深度运营,有望带动形成京津冀文创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带,为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作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天津武清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团市委书记调研武清青年创新创业推动招商引资新动态
2025-08-20
万象新天 超越无限——象限空间扎根武清汽车产业园
2025-08-20
滨海区领导深入陈咀镇调研招商引资与基层服务工作
2025-08-20
天津武清泗村店镇:优化环境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2025-08-20
天津武清徐官屯街:党建引领聚合力 实干担当促发展
2025-08-20
武清大碱厂挖掘机销售总部开业 招商引资再添新动能
2025-08-20
武清高村镇加速小城镇建设 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5-08-20
武清开发区精准承接北京产业转移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25-08-20
武清开发区引资再添重磅项目 海斯坦普华北基地落地
2025-08-20
武清区领导深入梅厂镇调研 聚焦设施农业与招商引资
2025-08-20
武清区深化国地税合作实现"一厅通办"优化营商环境
2025-08-20
武清区招商局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培训赋能招商引资
2025-08-20
天津武清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武清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清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4-11-19
《武清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2024-11-19
武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清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的通知
2024-10-21
关于发布车用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快速筛查)实施细则的通告
2024-09-19
武清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清区贯彻落实天津市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通知
2024-09-10
武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清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4-07-03
《武清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2024-07-03
武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清区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6-26
《武清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支点行动方案(2024—2027年)》政策解读
2024-04-24
天津武清区产业园区
天津武清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武清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