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7个民生项目获国家财政扶持 助力社会组织服务升级

招商项目 财政资金
所属地区:天津-南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4日
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与招商引资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近日,天津市7个民生服务类项目入选国家级扶持名单,共获得334万元专项资金,覆盖助残、养老、青少年发展等多个领域,预计惠及2万余名群众。此次立项标志着中央财政支持地方社会服务的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深化,也为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七大示范项目
本年度获批项目聚焦民生痛点与区域协同发展,其中南开区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中心通过京津冀联动机制,推动智障群体社区融合服务标准化;泰达社会服务中心以法治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针对贫困青年群体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与助学帮扶。此外,滨海新区新港街道的“快乐夕阳”助老项目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天同医养院则创新“医养融合”模式,将专业照护延伸至居家场景。
二、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超1400万元
自2012年中央财政首次设立专项以来,天津市已有30个项目获得国家级支持,累计拨付资金达1409万元。这些项目平均执行周期为12个月,服务范围从单一社区拓展至跨区域协作,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服务模板。例如市青少年体育协会通过体育课程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已累计服务逾5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三、强化绩效管理确保资金实效
民政部门建立动态监督机制,要求各项目单位按月提交进展报告,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中期评估与终期验收。资金使用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原则,重点保障服务对象直接受益环节。以市社会组织促进会项目为例,其资金主要用于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目前已培育出12家具备规模化服务能力的示范机构。
四、形成“政社协同”长效发展机制
天津市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撬动,逐步构建起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网络。获扶持机构需匹配不低于20%的自筹资金,并接受财务审计公示。这种模式既提升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又促进社会资源高效整合。数据显示,历年项目平均资金撬动比例达1:1.8,有效放大了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
此次立项的7个项目预计将于年内全部启动实施,相关经验将通过案例汇编、现场观摩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分析指出,这种精准化、示范性的扶持方式,为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实践样本。

天津南开区产业园区

天津南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南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