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强化京津冀协同引擎 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新高地

产业转移 自贸区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天津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与产业联动,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已累计引入京冀两地项目超6800个,形成千亿级投资规模。通过通关便利化、金融同城化等改革,区域要素流动效率显著提升,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载体。
一、制度创新赋能区域协同发展
天津自贸试验区率先实施京津冀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进出口货物通关时效提升50%以上。其中,经天津港进出的京冀企业物流成本降低近三成,检验检疫一体化模式使单批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0.5天。跨区域"无水港"网络建设覆盖河北主要产业带,88%的进出口货物实现快速放行。
二、产业承接构建新增长极
聚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天津自贸试验区已吸引40余家央企设立区域总部,形成高端装备制造、融资租赁等产业集群。与唐山、沧州共建的临港产业协作示范区,落地项目涵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注资百亿元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重点支持三地高精尖产业协同布局。
三、要素市场化配置突破行政壁垒
推动金融服务同城化,区内金融机构为京津冀企业提供跨区域授信超2000亿元。建立统一的人才互认机制,实现专业技术职称跨省域通用。要素交易平台累计完成京津技术转移交易额超50亿元,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
四、立体化交通网络提升枢纽功能
天津港与北京空港形成"海陆空"联运体系,京津冀核心城市1小时物流圈基本建成。2023年天津口岸为京冀企业节省综合物流成本超15亿元,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突破500列,成为亚欧贸易新通道。
五、民生领域协作释放改革红利
津冀医疗检查结果互认机构增至180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主要医疗机构。联合推出文化旅游一卡通,年服务跨区域游客超百万人次。生态联防联控机制推动PM2.5平均浓度较协同初期下降40%。
下一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重点突破跨省市监管协同机制,建设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体,打造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通过深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力争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领域形成更多可复制的制度创新成果。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