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艺术史研究新成果天津艺术史话丛书启动编撰
所属地区:天津-河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天津市在推动文化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新进展,艺术史研究领域将迎来重要成果。据悉,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正式启动《天津艺术史话》系列丛书的编撰工作,该丛书作为《天津艺术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系统梳理天津艺术发展脉络,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撑。目前丛书选题已确定,涵盖书法、杨柳青年画、话剧等十大艺术门类,预计年内完成编撰。
一、丛书定位与编撰背景
《天津艺术史话》系列丛书以“人人都看得懂的艺术史”为编撰宗旨,是天津市艺术史研究领域首次大规模系统性整理工程。该丛书隶属于《天津艺术通史》三大系列之一,与《天津艺术人物传记》《天津艺术史料》共同构成完整的地方艺术史研究体系。编撰工作由天津市艺术史专业委员会牵头,汇集全市艺术史学界骨干力量,旨在填补天津艺术史普及读物的空白。
二、内容架构与特色亮点
丛书采用专题化编写模式,首批十个选题聚焦天津特色艺术门类。书法卷将梳理从清代碑学到现代书坛的发展历程;杨柳青年画卷挖掘这一国家级非遗的技艺传承与地域特色;话剧卷重点呈现天津作为中国北方话剧摇篮的贡献;电影卷则记录天津在中国早期电影制作与放映史上的独特地位。各分册均遵循“史论结合、图文并茂”的编写原则,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
三、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该丛书编撰充分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其中河北梆子卷将首次系统考证剧种在天津的流变过程,京剧卷则详细整理“津派京剧”的形成脉络。漫画专题特别关注天津作为中国漫画发源地之一的史料挖掘,校歌部分收录近百首反映近代教育发展的珍贵曲谱。这些内容不仅具有文献保存价值,更为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提供历史参照。
四、工作进展与后续计划
目前各分册编写组已完成资料采集和提纲论证阶段,部分专题进入初稿撰写。编委会表示,丛书将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同时采用通俗化表达方式,例如在翻译艺术专题中,通过典型案例展现天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丛书出版后,计划配套举办专题展览和学术讲座,进一步扩大天津艺术文化影响力。
此次编撰工作标志着天津艺术史研究进入体系化建设新阶段,既是对城市文化根脉的梳理,也为区域文化品牌打造奠定学术基础。随着丛书问世,天津艺术发展的历史经验将为当代文化建设和产业创新提供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