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天津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龙顺博览馆九大类产品引关注
博览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首届天津现代农业博览会暨“十一五”天津农业成果展在天津龙顺农业博览馆开幕,各涉农区县选送的九大类农业产品、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全面呈现农业农村发展新成效,为招商引资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特色展品展现农业创新活力。展会现场,一批融合科技与特色的农业展品成为焦点。其中,菌类展区的双种灵芝凭借独特培育技术吸引众多目光,其菌盖厚实、形态完整,展现天津在食用菌培育领域的技术突破。观赏鱼展区内,色彩斑斓的锦鲤品种多样,既有传统观赏品种,也有通过品种改良培育的新品,体现水产养殖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这些特色展品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成果,更彰显了天津农业在品种改良、技术创新上的探索。
二、九大类产品构建完整农业体系。本次展会按产品类型划分为九大展区,涵盖农业全产业链。粮食展区内,优质小麦、水稻等主粮品种颗粒饱满,展示天津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基础成果;果蔬展区汇集各区县特色产品,西青区的设施蔬菜、蓟州区的山地果品等,体现区域农业特色;畜禽展区重点展示生态养殖成果,包括标准化养殖的生猪、蛋鸡等,以及深加工的肉蛋奶制品;水产展区除锦鲤外,还有塘沽的海水养殖产品、宝坻的淡水鱼等,展现“渔盐之利”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加工品展区内,各类休闲食品、调味品等琳琅满目,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农业科技展区展示智能温室设备、节水灌溉技术等,体现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休闲农业展区通过图文、模型展示乡村旅游、农事体验项目;农村手工艺展区的编织品、陶艺等,展现乡村文化魅力;农业机械展区的小型耕作机、植保无人机等,彰显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三、“十一五”农业成果凸显发展成效。作为“十一五”天津农业成果的集中展示,展会全面回顾过去五年农业发展成就。期间,天津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良种覆盖率显著提高;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农业面积扩大,特色种养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打造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农田水利、道路等条件,农业生产能力持续增强;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招商引资搭建产业合作桥梁。展会设置专门的洽谈区域,为涉农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提供对接平台。各区县农业部门与参展企业围绕农产品供销、技术合作、项目投资等开展深入交流,部分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例如,某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静海区分合作社签订采购协议,计划建立长期供货关系;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与武清区达成合作,将在当地推广智能灌溉技术。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产销衔接,更推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为天津农业引入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五、市民参与共享农业发展成果。展会面向公众开放,设置互动体验环节,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农业魅力。在农产品品鉴区,市民可品尝刚采摘的新鲜果蔬、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科技体验区的VR设备让参观者“走进”智能温室,了解作物生长全过程;农事体验区设置简单的种植、采摘小游戏,吸引青少年参与。观赏鱼展区成为家庭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家长带着孩子观察锦鲤游动,了解水产养殖知识。市民的广泛参与,不仅提升了展会的社会影响力,也增强了公众对农业发展的认知和支持。
六、展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通过本次博览会,天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逐渐清晰。绿色生态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导向,展区内有机农产品、生态养殖成果占比提升,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智慧农业加速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种植、养殖中的应用案例增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品牌化建设步伐加快,各区县注重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统一包装、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融合成为新增长点,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结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未来,天津将以此次展会为契机,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一、特色展品展现农业创新活力。展会现场,一批融合科技与特色的农业展品成为焦点。其中,菌类展区的双种灵芝凭借独特培育技术吸引众多目光,其菌盖厚实、形态完整,展现天津在食用菌培育领域的技术突破。观赏鱼展区内,色彩斑斓的锦鲤品种多样,既有传统观赏品种,也有通过品种改良培育的新品,体现水产养殖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这些特色展品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成果,更彰显了天津农业在品种改良、技术创新上的探索。
二、九大类产品构建完整农业体系。本次展会按产品类型划分为九大展区,涵盖农业全产业链。粮食展区内,优质小麦、水稻等主粮品种颗粒饱满,展示天津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基础成果;果蔬展区汇集各区县特色产品,西青区的设施蔬菜、蓟州区的山地果品等,体现区域农业特色;畜禽展区重点展示生态养殖成果,包括标准化养殖的生猪、蛋鸡等,以及深加工的肉蛋奶制品;水产展区除锦鲤外,还有塘沽的海水养殖产品、宝坻的淡水鱼等,展现“渔盐之利”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加工品展区内,各类休闲食品、调味品等琳琅满目,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农业科技展区展示智能温室设备、节水灌溉技术等,体现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休闲农业展区通过图文、模型展示乡村旅游、农事体验项目;农村手工艺展区的编织品、陶艺等,展现乡村文化魅力;农业机械展区的小型耕作机、植保无人机等,彰显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三、“十一五”农业成果凸显发展成效。作为“十一五”天津农业成果的集中展示,展会全面回顾过去五年农业发展成就。期间,天津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良种覆盖率显著提高;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农业面积扩大,特色种养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打造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农田水利、道路等条件,农业生产能力持续增强;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招商引资搭建产业合作桥梁。展会设置专门的洽谈区域,为涉农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提供对接平台。各区县农业部门与参展企业围绕农产品供销、技术合作、项目投资等开展深入交流,部分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例如,某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静海区分合作社签订采购协议,计划建立长期供货关系;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与武清区达成合作,将在当地推广智能灌溉技术。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产销衔接,更推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为天津农业引入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五、市民参与共享农业发展成果。展会面向公众开放,设置互动体验环节,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农业魅力。在农产品品鉴区,市民可品尝刚采摘的新鲜果蔬、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科技体验区的VR设备让参观者“走进”智能温室,了解作物生长全过程;农事体验区设置简单的种植、采摘小游戏,吸引青少年参与。观赏鱼展区成为家庭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家长带着孩子观察锦鲤游动,了解水产养殖知识。市民的广泛参与,不仅提升了展会的社会影响力,也增强了公众对农业发展的认知和支持。
六、展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通过本次博览会,天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逐渐清晰。绿色生态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导向,展区内有机农产品、生态养殖成果占比提升,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智慧农业加速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种植、养殖中的应用案例增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品牌化建设步伐加快,各区县注重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统一包装、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融合成为新增长点,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结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未来,天津将以此次展会为契机,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唐山党政代表团赴滨海新区考察 共谋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
2025-08-12
天津北辰公证服务开创质量管理新纪元助力招商引资环境优化
2025-08-12
天津北辰经济开发区双街镇创业路优质厂房租赁招商平台介绍
2025-08-12
生态城公屋二期破土动工 引入德国被动房技术引领绿色居住
2025-08-12
世界500强加速布局滨海新区 高端制造龙头项目集群发展
2025-08-12
首都经济圈规划深化自贸内容推动京津冀招商引资新高地发展
2025-08-12
海通证券研报:政策转向窗口开启 结构性改革成下半年主线
2025-08-12
榕城出台建筑业新政提速行业升级 龙头与专精企业双向发力
2025-08-12
瑞典萨博汽车项目落地天津高新区 赋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2025-08-12
全国最大纤维界面处理技术产业化基地将在天津滨海新区投产
2025-08-12
龙图节能铝型材项目落户滨海新区 打造绿色建材产业新高地
2025-08-12
绿色新城赋能低碳未来 生态城获评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高地
2025-08-12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