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增371家和谐企业2家和谐园区 优化营商环境助发展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近日,天津对年度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进行命名,新增和谐企业371家、和谐园区2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自2006年启动以来持续深化,通过规范企业管理、维护职工权益,为天津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和谐创建活动的深化与覆盖扩展
天津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自2006年启动,由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代表组织)共同推进。历经多年发展,创建范围已从最初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逐步向中小微企业、新兴产业领域延伸,形成覆盖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领域的创建格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和谐企业1.38万户、和谐园区31个,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职工参与、社会协同”的创建工作体系。
二、新增和谐企业与园区的结构特征
此次命名的371家和谐企业中,包含A级334家、AA级14家、AAA级23家,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天津重点产业领域。2家和谐园区则聚焦区域产业集聚特点,在推动园区内企业协同发展、共享劳动关系管理经验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从企业规模看,既有行业领军企业,也有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体现了创建活动对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覆盖与引导。
三、规范企业管理的示范效应
和谐企业普遍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薪酬分配、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内部规章、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运营效率。部分企业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劳动合同签订、考勤休假、工资支付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降低管理风险。和谐园区则通过制定统一的劳动关系管理指引,推动园内企业在制度建设上对标提升,形成“园区带企业、企业促园区”的良性互动。
四、职工权益保障的实践路径
在职工权益维护方面,和谐企业严格落实劳动法律法规,保障职工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基本权益。多数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体系,通过技能提升计划帮助职工成长,部分企业还设立职工创新工作室、文体活动中心,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和谐园区注重公共服务配套,推动建设园区职工服务中心,为园内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维权帮扶、生活便利等一体化服务。
五、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创新探索
天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持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搭建企业与职工沟通平台,推动建立劳动争议预防调解机制。和谐企业普遍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聘请专业人员参与矛盾化解,将纠纷解决在内部、化解在萌芽。部分企业推行“职工议事会”“合理化建议制度”,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形成企业与职工协商共事、利益共享的良好局面。
六、创建活动对营商环境的优化作用
和谐劳动关系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建活动,企业劳动关系更加稳定,用工风险降低,职工队伍凝聚力增强,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和谐企业与园区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选择天津投资发展,助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目前,天津已形成“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循环。
七、社会协同参与的氛围营造
创建活动中,天津注重发挥工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力量,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通过评选表彰、案例推广,让更多企业认识到和谐劳动关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企业参与创建的主动性。社会各界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形成政府、企业、职工及社会各方共同推动的良好氛围。
八、未来创建工作的推进方向
下一步,天津将持续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重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延伸,扩大创建覆盖面。同时,加强对和谐企业与园区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创建—评估—激励—提升”长效机制,推动已命名企业持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体系,为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一、和谐创建活动的深化与覆盖扩展
天津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自2006年启动,由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代表组织)共同推进。历经多年发展,创建范围已从最初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逐步向中小微企业、新兴产业领域延伸,形成覆盖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领域的创建格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和谐企业1.38万户、和谐园区31个,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职工参与、社会协同”的创建工作体系。
二、新增和谐企业与园区的结构特征
此次命名的371家和谐企业中,包含A级334家、AA级14家、AAA级23家,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天津重点产业领域。2家和谐园区则聚焦区域产业集聚特点,在推动园区内企业协同发展、共享劳动关系管理经验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从企业规模看,既有行业领军企业,也有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体现了创建活动对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覆盖与引导。
三、规范企业管理的示范效应
和谐企业普遍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薪酬分配、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内部规章、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运营效率。部分企业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劳动合同签订、考勤休假、工资支付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降低管理风险。和谐园区则通过制定统一的劳动关系管理指引,推动园内企业在制度建设上对标提升,形成“园区带企业、企业促园区”的良性互动。
四、职工权益保障的实践路径
在职工权益维护方面,和谐企业严格落实劳动法律法规,保障职工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基本权益。多数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体系,通过技能提升计划帮助职工成长,部分企业还设立职工创新工作室、文体活动中心,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和谐园区注重公共服务配套,推动建设园区职工服务中心,为园内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维权帮扶、生活便利等一体化服务。
五、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创新探索
天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持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搭建企业与职工沟通平台,推动建立劳动争议预防调解机制。和谐企业普遍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聘请专业人员参与矛盾化解,将纠纷解决在内部、化解在萌芽。部分企业推行“职工议事会”“合理化建议制度”,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形成企业与职工协商共事、利益共享的良好局面。
六、创建活动对营商环境的优化作用
和谐劳动关系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建活动,企业劳动关系更加稳定,用工风险降低,职工队伍凝聚力增强,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和谐企业与园区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选择天津投资发展,助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目前,天津已形成“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循环。
七、社会协同参与的氛围营造
创建活动中,天津注重发挥工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力量,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通过评选表彰、案例推广,让更多企业认识到和谐劳动关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企业参与创建的主动性。社会各界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形成政府、企业、职工及社会各方共同推动的良好氛围。
八、未来创建工作的推进方向
下一步,天津将持续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重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延伸,扩大创建覆盖面。同时,加强对和谐企业与园区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创建—评估—激励—提升”长效机制,推动已命名企业持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体系,为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辰绿色建材洽谈会助力产业升级 累计签约额突破11亿元
2025-08-11
北辰区服务业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速增效 赋能区域经济新篇章
2025-08-11
北辰区深化供给侧改革 助力中小微企业获贷224.9亿元
2025-08-11
滨海新区创“芯”成果闪耀硅谷 64核处理器惊艳国际舞台
2025-08-11
滨海新区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机制 释放科研活力赋能招商引资
2025-08-11
滨海新区管线信息系统揽国家级铜奖推动招商引资与智慧管理
2025-08-11
滨海新区基层医疗扩容 四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覆盖全域
2025-08-11
滨海新区举办农用无人机发展研讨会 助力智慧农业招商引资
2025-08-11
滨海新区六成外资项目落子东疆 自贸创新驱动开放能级跃升
2025-08-11
滨海新区锚定创文目标凝聚全域合力 推动文明创建提质增效
2025-08-11
滨海新区数字文化产业论坛启幕 京津冀共探文化协同新路径
2025-08-11
兵团十一师与天津企业深化合作 共谋丝路经济带发展新机遇
2025-08-11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