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高新区迎接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导组调研产业创新升级实践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区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天津市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载体,日前迎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导组实地考察。此次调研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旨在深入了解区域招商引资成果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战略地位凸显
天津滨海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下,该园区近五年累计引进重点项目超过300个,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2家。园区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八年保持6%以上,高于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
二、考察路线体现科技攻关重点方向
指导组实地走访了多个重点实验室与生产车间:
1. 新能源领域代表性企业展示的钛酸锂快充技术突破行业瓶颈,量产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2. 超导材料研发中心已建成国际领先的千米级超导带材生产线,零下196℃超导磁体技术完成首台套国产化;
3. 智能安防企业展示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实现周界防护精度厘米级突破,其视频结构化技术达到公安部认证标准。考察过程中,相关负责同志对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赞许。
三、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园区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周期培育链。目前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院士工作站19个,博士后科研平台32个。深化产学研融合机制,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共建的微电子研究院,累计孵化集成电路企业58家。金融服务方面,设立100亿元规模的产业发展基金,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帮助轻资产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四、政策赋能激活发展动能
天津市出台《促进滨海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条例》,实施三方面创新举措:
1. 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允许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不定编制、不定级别管理;
2.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直通车"机制,简化职务发明所有权认定流程;
3. 打造人才特区,对战略科学家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政策实施三年来,园区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23%,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47%。
五、产城融合塑造现代化创新城区
按照"一个产业功能区配套一个城市社区"理念,建成人才公寓68万平方米,引入三甲医院分院区、国际学校等优质资源。建设智慧园区管理系统,部署5G基站1270个,实现企业注册"一窗通办"、政策兑现"免申即享"。绿色低碳发展指标持续优化,万元GDP能耗较基准年下降28%,获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此次考察过程中,相关负责同志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园区管理方表示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创新要素聚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