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区农机服务中心推广水下智能监控技术赋能现代水产养殖新实践

渔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8日
为响应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强化区域水产养殖核心竞争力,天津市大港区农机服务中心聚焦科技创新与招商引资协同发力,于2024年举办水产养殖智能监控技术专项培训活动。此次活动以推广水下智能装备为核心,通过技术赋能降低养殖风险,提升产业附加值,为大港区打造环渤海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区注入新动能。
一、政策与产业背景深度契合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面临水质监测盲区、病害防控滞后、人力成本攀升等挑战。天津市将智能渔业装备纳入农业现代化重点工程,明确对水下监控、自动投饵等关键技术给予政策倾斜。大港区依托临港资源优势,近年持续优化水产养殖基础设施,累计改造标准化池塘逾8000亩。在此背景下,区农机服务中心联合科研院所启动“智能监控三年行动计划”,本次培训作为计划的首个落地项目,标志着大港区水产养殖数字化转型进入实操阶段。
二、技术装备性能突破行业痛点
此次推广的水下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三大技术创新。光学成像模块采用多光谱补偿技术,在悬浮物浓度高达200mg/L的水体中仍可识别毫米级虾体脱壳行为;360°全景云台配合抗流罩设计,实现每秒15米流速下的稳定监测;能源管理系统整合太阳能浮标与低功耗传输芯片,保障设备在台风季持续工作21天。设备已在山东东营、河北曹妃甸等地验证,使对虾存活率提升22%,饵料浪费减少35%。
三、实训体系建立长效赋能机制
培训创新采用“理论—模拟—实操”三维教学模式。在专用实训基地,技术人员演示了监控系统的快速部署流程:水下机器人通过声呐定位自动生成池塘三维地图;养殖户通过移动终端划定重点观察区域;系统根据虾群行为特征自动标记异常点位。参训人员分组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比赛,其中古林街养殖合作社团队创下17分钟完成组网的新纪录。活动后建立24小时技术响应群组,并设立3处设备租赁服务站,降低中小养殖户使用门槛。
四、应用实效推动产业模式重构
太平镇示范户王明在培训后率先引入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发现池塘溶解氧凌晨骤降的“隐形危机”,及时启用增氧机避免损失。该系统还促进养殖标准化进程:沙井子养殖场据此优化投喂方案,南美白对虾出塘规格标准差由15.3克降至7.8克;海滨街道建立区域病害预警平台,关联周边10家养殖场共享异常数据。随着设备推广,大港区正探索“平台+农户”的新产销模式,通过品质追溯系统对接高端生鲜市场。
五、技术生态建设培育智慧农业增长极
大港区已编制《智能水产装备应用路线图》,计划2025年前建成覆盖主要养殖区的物联网基础平台。当前重点攻关水质预测算法研发,通过分析历史监控数据提前48小时预警蓝藻暴发;配套引进履带式自动投饵车、水下清洗机器人等设备,打造智能养殖全链解决方案。据测算,该技术体系全面推广后,大港区水产养殖综合效益有望提升30%,每年减少渔药使用量超40吨,为天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区农机服务中心后续将联合金融机构推出设备融资租赁服务,同时培育本地化技术服务团队,计划在12个重点渔业村设立技术特派员工作站,确保智能监控技术从“示范应用”转向“全域覆盖”,为京津冀地区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大港经验”。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