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协同高校打造人才高地 赋能区域招商引资

生物科技产业 人才政策
所属地区:天津-南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8日
天津市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联合多所高校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为环渤海经济圈引入高端人才与技术资源,成为区域招商引资的重要支撑。该模式通过共享科研设施、共建课程体系及联合攻关项目,加速成果转化与产业链升级,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落地天津。
一、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创新
自2009年启动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以来,该研究院构建了"院所主导、高校协同、产业反哺"的三方联动体系。在与南开大学的合作中首创"双导师制",由研究院科学家与高校教授共同指导课题研究,学生在药物筛选平台、临床前测试中心等国家级实验室开展实操。随后扩展至天津中医药大学,聚焦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则侧重生物制剂工艺开发。近五年联合培养的近300名研究生中,81%进入京津冀生物医药企业核心技术岗位。
二、科研资源整合赋能产业转化
研究院开放价值逾20亿元的尖端设备集群,包括冷冻电镜中心和高通量筛选平台,供联合培养学生开展创新药研发。其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的"酶定向进化技术"已转化至某企业,推动降糖药原料成本降低37%;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共建的中药成分数据库,支撑了6个院内制剂上市。2023年启动的生物样本库项目,吸引12家创新药企参与共建。
三、区域经济服务成效显著
作为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该平台已服务超40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联合培养人才输送,助力天津市在抗体药物、细胞治疗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近三年促成技术交易合同额达56亿元,衍生企业融资超30亿元。与天津大学合作筹建的计算生物学中心、天津医科大学的临床研究中心预计2024年启用,将打通"AI制药-临床研究"全链条。
四、未来规划与战略布局
按照《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研究院将扩展联合培养高校至7所,计划2027年前实现千人培养规模。重点布局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方向,联合天津医科大学开展临床试验管理人才定向培养。同步建设"人才-技术-资本"对接平台,通过成果转化反哺教学,形成创新要素集聚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强化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动能。

天津南开区产业园区

天津南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南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