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工业互联网发展获多地政策赋能 融合创新激发制造业新动能
互联网
制造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全国多地近期密集出台扶持政策,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与5G技术融合应用,重点聚焦设备上云和产业集群落地,积极布局招商引资新热点并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旨在通过政策牵引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并培育制造业新增长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政策密集发布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2023年,全国范围形成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集群效应。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至少27个省级行政区发布专项政策文件,形成完整的规划指导体系。特别是在三季度以来,多地相继推出升级版实施方案,其中山东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设备上云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典型案例,该文件由当地工信部门联合12个机构共同制定,首次系统提出11类工业设备上云标准路径,包括化工装置、风电设备、工程机械等关键生产设备的上云实施规范。
二、网络基础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
5G通信设施的加速铺设构成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底座。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5G基站部署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周均新增基础设施数量达到万级规模,地级市覆盖率持续提升。通信领域研究证实,当前阶段工业互联网超过80%的应用项目需依托5G网络实现低时延、大带宽的数据传输。在部分制造业集聚区,网络部署与产业需求形成深度耦合,例如长沙经开区实现核心厂区5G专网全覆盖后,设备数据采集效率提升显著。
三、融合应用创造显著经济价值
"5G+工业互联网"融合模式释放出新质生产力。前沿研究显示,该融合技术对制造业升级形成多维度支撑:在江苏常州智能装备集群,远程设备运维系统降低故障停机时长近五成;浙江宁波模具企业通过云化设计平台缩短研发周期约三成;辽宁沈阳机床企业依托数字孪生系统优化能耗效率超两成。产业研究机构测算显示,工业互联网全年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整体贡献已进入万亿元量级,且主要省份的制造业技改投入中相关技术占比正持续提升。
四、重点区域创新试点示范扩容
省级层面强化政策创新试点布局。湖南省于2023年第三季度设立首个省级"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在长沙经开区、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园划定专属试验区,重点突破离散制造业的设备互联瓶颈。成渝地区则探索区域协同新模式,四川和重庆主管部门于近期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率先推动汽车、电子产业供应链系统互通互认。在山东青岛,工业设备上云补贴政策已覆盖上千家规上企业,形成可复制的设备数据治理方案。
五、产业集群部署走向纵深实施
重点产业链开始系统性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各地政策呈现出从单一企业试点转向产业链协同的特征: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建立全链条追溯平台;广东佛山推动泛家居产业集群构建统一标识解析体系;湖北武汉在光通信产业实施质量协同管控云平台。根据政策实施规划,多地将在重点产业领域形成标准化的设备接入规范,首批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支柱产业,预期将带动产业数字化投入增速提升显著。
六、政策配套完善营造发展生态
政策保障体系持续优化升级。在山东公布的实施路径中,明确建立设备上云效果评估指标及分行业补贴标准;湖南省将工业互联网改造纳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目录;成渝地区联合筹建区域级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多地同步推动人才培育工程,其中深圳设立专项工程师认证体系,南京建设产业实训基地。公开招标信息显示,各地方政府正通过服务券、创新券等方式降低中小制造企业上云门槛,形成多层次应用推广体系,全面助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进程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