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天津武清区多维度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经济圈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天津武清区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精准对接北京资源,在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交通互联、生态共治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深化跨区域环境治理等举措,武清区正加速成为京津发展轴上的重要支点。
一、构建高端产业承接新高地
聚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战略,武清区明确将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2023年启动的京津产业新城规划中,预留了总面积超20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空间,目前已吸引包括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在内的80余个北京项目入驻。医疗健康“微中心”建设方案于同年获批,计划引入三甲医院分支机构及医疗器械研发企业。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累计完成投资超50亿元,预计2025年形成完整产业链。
二、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强载体
国家大学创新园区完成首期征地拆迁工作,2024年初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未来将承接北京高校科研机构外溢资源。开发区“一区五园”模式持续升级,其中高村科技创新园已落地云计算企业30余家。为提升服务效能,武清区设立专项审批通道,北京转移项目平均落地周期缩短至45天。
三、织密立体交通网络
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框架下,2023年启动城际铁路南站枢纽可行性研究,建成后将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副中心。高王路北延工程于同年竣工,连通河北廊坊地区。针对区域“断头路”问题,完成武清与通州、廊坊交界处3条道路贯通工程。京津塘高速新增出入口项目进入环评阶段,预计2025年投用。
四、深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应急响应机制,2024年联合周边地区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北运河生态修复工程投入专项资金8.6亿元,实施河道清淤、生态护岸等工程,汛期水资源调度实现实时数据共享。在凤河西支流等跨界河段安装水质自动监测设备,数据同步传输至三地环保平台。
通过系统性推进产业、基建、生态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武清区逐步形成“北京研发—武清转化”的产业协作模式。随着系列重点项目的落地,区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8%,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