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驱动京津科技资源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载体,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立足“京津联动、创新引领”定位,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资源整合、优化服务保障,持续深化招商引资与项目培育,推动北京创新资源与天津产业基础深度融合,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战略定位与发展历程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始终肩负京津冀协同创新“试验田”使命。作为北京中关村与天津滨海新区合作共建的创新平台,园区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研发在北京、转化在天津、产业化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格局。2020年,园区升级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强化了在科技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二、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机制
为破解跨区域协同瓶颈,京津两地持续完善政策联动机制。2023年,天津市与北京市联合出台《关于深化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的若干措施》,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跨区域流动、税收优惠等方面推出20余项协同政策。例如,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1+N”政策体系在园区落地延伸,企业可享受与北京同等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支持。同时,园区搭建了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的大型科研仪器、技术数据等资源,2023年已有超过500台(套)北京科技资源向园区企业开放共享。
三、重点项目落地与产业集群培育
2024年,天津滨海新区科委联合园区管委会围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两大方向,向天津市科委推荐了一批重点项目,均为北京科技企业在园区投资落地的实体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医疗设备核心部件攻关、新能源电池材料创新等领域。为提升项目质量,2024年上半年,新区科委与园区管委会组织相关单位赴天津市科委参加专题培训,系统学习项目申报规范、研发经费管理等要求。目前,各项目单位正按计划推进申报材料准备,预计2024年底前将获得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启动研发及成果转化工作。
四、创新生态优化与服务保障升级
园区持续优化“全周期”服务体系,2023年设立协同创新服务中心,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知识产权等政务服务资源,为北京转移企业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针对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园区联合京津两地金融机构推出“协同贷”产品,2024年已帮助12家北京落地企业获得贷款超3亿元。此外,园区加快建设人才社区,2023年新增人才公寓800套,同步引入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分支机构,解决企业员工后顾之忧,增强对北京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五、协同效应显现与未来发展展望
经过多年培育,园区已形成显著的协同创新效应。截至2023年底,累计引入北京科技企业及机构超6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35%,2023年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7.2%,高于天津市平均水平。随着2024年这批重点项目的推进,预计将带动园区新增研发投入超10亿元,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下一步,园区将深化与北京中关村在产业链、创新链上的对接,计划2025年前建设5个京津冀联合实验室,推动更多北京原始创新成果在天津实现产业化,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京津冀协同创新高地。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