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招商】京津冀学者共议雄安创新路径与协同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经济圈
所属地区:天津-南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近日,一场聚焦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端学术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区域经济理论创新、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策略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国家级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持。论坛由京津冀三地高校研究机构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18家科研院所的多领域学者参与,旨在通过跨学科对话推动政策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一、理论创新赋能雄安新区建设
论坛首次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学理论在雄安新区规划中的应用。有研究指出,新区“零基础建设”的特质为理论突破提供了天然试验场,需借鉴国际经验如东京湾区疏解功能案例,但必须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型。来自中国科学院团队强调,新区产业布局需突破传统梯度转移理论,通过“创新链+产业链”双轮驱动实现“蛙跳式”发展。
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关键路径
针对北京产业转移难题,多份报告显示,2023年雄安新区已承接150余家央企分支机构落地。清华大学课题组提出“三维疏解模型”,即通过行政引导、市场配置与公共服务配套的协同机制,破解资源粘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提醒需防范低端产业被动迁移风险,建议建立“负面清单+正向激励”的招商引资机制。
三、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
河北经贸大学发布的《雄安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新区研发投入强度已连续两年高于京津冀平均水平。北京大学学者提出“创新飞地”构想,主张在北京中关村与雄安间建立人才双聘制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则分享了新加坡裕廊工业区经验,强调在土地混合使用、职住平衡等方面需进行本土化改造。
四、治理模式突破的制度设计
论坛专门设置政府治理创新板块,讨论如何构建“大部制+智慧政务”的新型管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比较了深圳与浦东新区经验,指出雄安可试点“法定机构”模式,赋予特定机构更大行政自主权。另有建议提出建立京津冀三地联合立法机制,在环境保护、数据流通等领域突破行政区划限制。
此次论坛形成的多项共识已纳入《雄安新区发展政策建议蓝皮书》,相关成果将通过智库渠道提交决策部门。南开大学区域政策研究中心表示,将持续跟踪研究新区建设中的理论命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动态学术支撑。

天津南开区产业园区

天津南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南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