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台新规完善对外投资全流程管理体系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近日,多部门联合发布《对外投资备案报告暂行办法》,通过建立分级分类管理、信息归口汇总和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推动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该办法聚焦事前备案、事中监测和事后监管全链条管理,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制度保障。
一、构建“三位一体”监管框架
根据最新规定,对外投资管理采用“鼓励发展+负面清单”模式,明确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领域。负面清单将动态调整,重点管控房地产、酒店等非实体经济投资,同时鼓励科技创新、产能合作等方向。备案管理实行最终目的地原则,确保企业投资真实合规。
二、强化全周期动态监测
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备案报告系统,实现商务、金融、外汇等部门数据实时共享。企业完成备案后需定期提交经营情况报告,监管部门将运用大数据分析异常交易。对于未履行报告义务或虚假备案的主体,将采取约谈、限期整改等措施。
三、创新协同监管机制
七部门将建立联合工作专班,按季度开展风险研判。对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大额非主业投资等情形实施重点核查。外汇管理部门将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证券监管部门强化上市公司境外投资信息披露要求,形成监管合力。
四、优化企业服务功能
新规配套推出线上备案平台,压缩办理时限至3个工作日内。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试点“白名单”制度,对合规记录良好的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同时建立国别投资指引库,帮助企业规避政治、法律等境外风险。
五、衔接国际规则与国家安全
办法特别强调对“一带一路”项目的分类指导,建立重点项目辅导机制。在生物医药、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设置投资安全审查程序。相关部门将定期发布国别风险评级,引导企业理性布局海外市场。
此次改革标志着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体系进入精细化、信息化新阶段,既便利企业跨境经营,又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未来还将出台配套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备案标准、监管权限和处罚措施,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制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