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招商】天津科技企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新格局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天津市通过创新驱动与招商引资联动发力,培育形成近十万家科技企业组成的高质量发展矩阵,这些企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载体,在工业经济中贡献超半数产值,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构筑了坚实根基。
一、科技企业规模能级跨越式跃升
截至2023年9月统计显示,天津市科技型企业总量突破9.46万家,较五年前实现170%的增长。其中年营收规模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达4177家,数量较2018年翻番;通过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258家,增长率接近200%。创新主体呈现几何级增长态势,企业梯队结构持续优化。
二、三大领域构建核心创新集群
在全市科技创新版图中,电子与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三大战略领域企业占比达75%,形成显著的集聚效应。以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生物基材料为代表的细分产业迅速发展,2023年上半年相关领域研发投入强度达3.8%,高于工业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名单。
三、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辐射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核心引擎,聚集了全市31%的科技型企业,2.99万家创新主体在此形成协同发展网络。示范区率先实施"创新券""人才绿卡"等26项改革举措,推动形成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1.7%,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建立12个特色产业园区。
四、梯度培育机制释放创新动能
建立"雏鹰—瞪羚—领军"企业培育体系,设置专项发展基金。针对初创企业推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仪器设备共享等28项扶持政策;对成长型企业实施专利导航、场景开放等精准服务;建立小巨人企业"一企一策"培育库。2023年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12家,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占比达65%。
五、产业结构实现深度优化调整
科技企业集群已重塑天津市工业发展格局,2023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提升7.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提高至43.2%,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增长超25%,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覆盖率突破80%,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位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
六、科技招商构筑产业新生态
通过"海河英才"计划引进高端创新团队127个,建立面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专项招商机制。打造"基金+产业"招商新模式,设立600亿元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推动中电科新材料产业园、华为物联网创新中心等53个重点项目落地,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链式发展效应。
七、创新要素融合激发乘数效应
建成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重大平台,天河系列超算服务企业超5000家。深化产学研融合,组建20个产业创新联合体,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38.7%。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2023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8.2件,技术交易市场规模突破1800亿元。通过多维赋能,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