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深化"五减"改革打造高效政务服务体系 赋能招商引资新生态

深化改革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天津市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减事项、减要件、减环节、减证照、减时限"为核心抓手,通过系统性流程再造推动政务服务效能跃升。在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天津市商务部门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将全部审批服务事项压缩至"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效率提升80%,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一、系统性重构审批服务框架
天津市商务部门对承担的22项审批服务事项实施全要素梳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2023年以来,先后取消2项公共服务事项,将4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放至区级实施,形成"市级统筹+区级落地"的分级服务模式。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材料重复提交问题,通过跨部门数据核验替代传统证明,累计精简申请材料74项,占原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在拍卖业务许可等专业领域推行"现场即办"机制,实现3类事项审批窗口前移。
二、信用承诺制引领服务创新
创新推出"信用+审批"应用场景,对32项非关键要件实施容缺受理。某国际贸易企业办理进出口资质时,凭借良好信用记录免于提交验资报告等5项材料,办理周期由原15个工作日压缩至3日。同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将3类关联证照整合为统一电子凭证,企业可通过政务平台"一键调取"历史审批结果。6项标准化程度高的服务事项升级为"立等可取"模式,平均办理时长控制在2小时内。
三、数字化赋能跨部门协同
依托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12个省级部门数据壁垒。2023年三季度上线的智能预审系统,通过自动比对营业执照等基础信息,减少企业填报字段60%以上。在涉外服务领域,建立APEC商务旅行卡等事项的电子证照互认机制,申请人可在线复用过往提交的护照、纳税记录等数据。统计显示,数据共享措施使企业单次办事成本降低40%以上。
四、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能级
全面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推动审批事项、人员、权限向政务服务中心实质集中。选取滨海新区等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一窗通办"模式,企业开办等复杂事项实现"进一扇门、交一套材料、办多件事"。配套建立的"审管联动"机制,通过审批信息实时推送至监管部门,确保简政不减责。改革后企业群众办事往返次数下降76%,窗口即办件占比提升至89%。
五、长效机制巩固改革成果
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聘请30家重点企业作为监督触点,定期收集流程优化建议。每季度开展"减证便民"回头看,对已取消事项进行跟踪评估。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承诺制极简审批",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先批后审"。2024年计划推出"智能导办"系统,通过AI预判企业需求,主动推送个性化办事指南。
当前天津市正以"五减"改革为突破口,持续迭代升级政务服务生态系统。通过制度创新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市场主体获得感显著增强,2023年新增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3%,政务服务满意度保持98%以上高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了更富活力的制度土壤。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