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保税区合力攻坚加速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天津港保税区持续强化招商引资效能,聚焦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机制,2023年成立由管委会负责同志牵头、多部门联动组成的高效服务团队,集中资源推动新近签约的首批重点建设工程加速迈入实质开工阶段,以精细化全程服务保障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项目落地全链条穿透式服务
为精准打通制约项目落地的梗阻环节,服务团队深入项目一线开展系统摸排。2023年季度,针对首批四个具备重大产业带动效应的新建项目,组织力量逐项对接建设单位,通过召开现场协调会、发放问卷调研等方式,系统梳理项目在前期审批、施工组织、要素配套等方面的28项具体诉求。过程中建立“一项目一清单”管理台账,做到诉求收集全覆盖、问题分类精识别、责任落实零遗漏。如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反映的临时水电接入难题,经协调供电供水单位启动绿色通道,较常规流程缩短40%办理时限,确保企业进场准备与基建筹备同步完成。
二、构建跨部门协同攻坚责任体系
以“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为根本目标,服务团队创新实施工期倒逼机制。发改部门牵头制定项目全周期推进计划表,规建部门同步并联开展规划方案预审,审批部门推动容缺受理机制扩面提质,形成“流程并联推进、时限压缩到日”的管理闭环。如在服务某生物医药研发中心项目时,通过审批、规建、城管三部门联合会审模式,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的办理周期整合再造,实现关键证照办理周期控制在10个工作日内,较法定时限压缩超50%,为企业锁定投产窗口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推行精准化政策赋能机制
深度融合“双万双服促发展”工作导向,2023年服务团队推动出台《重点项目全周期服务指引》,建立“五个一”服务标准机制。要求各职能部门将服务端口前移至项目筹备阶段,指定服务专员每日跟踪建设进展,构建“企业点单-专员跟单-部门办单”的响应闭环。招商部门在服务某新材料基地项目时,主动协助对接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资源;城管部门为某智能物流项目提前布局管线迁改方案,各参与方形成服务合力,实现开工现场问题100%动态清零,避免因环节衔接不畅导致工期延误。
四、深化行政审批供给侧改革
围绕项目建设关键堵点,2023年天津港保税区推出“承诺即开工3.0”改革,将事项豁免清单扩展至24类低风险工程。创新“桩基先行”分段施工许可模式,将平均开工时间压缩15天。同步上线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数字监管平台,实现规划验线、施工进度等7个核心环节远程在线核验。政策落地促使某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在土地摘牌后3日内即获准开展桩基作业,有效抢抓2个月黄金施工期,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超千万元。统计显示改革惠及项目平均开工周期缩短25%,审批材料精简超35%。
五、建立发展要素动态保障机制
通过建立要素保障协调专班会议制度,2023年累计解决重点项目用工缺口2800人次、融资需求9.2亿元。搭建建筑原材料集中采购平台,为7个重点项目提供钢材、混凝土等建材平价供应通道。环境监管部门创新夜间施工许可“白名单”管理,在严格管控噪音污染前提下,为关键工序实施弹性作业时间审批。针对某新能源电池项目用电增容需求,建立政企电三方协同机制,推动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周期压缩至正常工期的60%,确保项目正式投产后产能释放不受基础设施制约。
此系列举措的实施,标志着天津港保税区在服务重大项目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进入新阶段。通过打造“全流程再造、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的服务体系,形成部门协同无缝链接、企业诉求动态响应的项目建设新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实施项目落地全链条穿透式服务
为精准打通制约项目落地的梗阻环节,服务团队深入项目一线开展系统摸排。2023年季度,针对首批四个具备重大产业带动效应的新建项目,组织力量逐项对接建设单位,通过召开现场协调会、发放问卷调研等方式,系统梳理项目在前期审批、施工组织、要素配套等方面的28项具体诉求。过程中建立“一项目一清单”管理台账,做到诉求收集全覆盖、问题分类精识别、责任落实零遗漏。如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反映的临时水电接入难题,经协调供电供水单位启动绿色通道,较常规流程缩短40%办理时限,确保企业进场准备与基建筹备同步完成。
二、构建跨部门协同攻坚责任体系
以“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为根本目标,服务团队创新实施工期倒逼机制。发改部门牵头制定项目全周期推进计划表,规建部门同步并联开展规划方案预审,审批部门推动容缺受理机制扩面提质,形成“流程并联推进、时限压缩到日”的管理闭环。如在服务某生物医药研发中心项目时,通过审批、规建、城管三部门联合会审模式,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的办理周期整合再造,实现关键证照办理周期控制在10个工作日内,较法定时限压缩超50%,为企业锁定投产窗口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推行精准化政策赋能机制
深度融合“双万双服促发展”工作导向,2023年服务团队推动出台《重点项目全周期服务指引》,建立“五个一”服务标准机制。要求各职能部门将服务端口前移至项目筹备阶段,指定服务专员每日跟踪建设进展,构建“企业点单-专员跟单-部门办单”的响应闭环。招商部门在服务某新材料基地项目时,主动协助对接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资源;城管部门为某智能物流项目提前布局管线迁改方案,各参与方形成服务合力,实现开工现场问题100%动态清零,避免因环节衔接不畅导致工期延误。
四、深化行政审批供给侧改革
围绕项目建设关键堵点,2023年天津港保税区推出“承诺即开工3.0”改革,将事项豁免清单扩展至24类低风险工程。创新“桩基先行”分段施工许可模式,将平均开工时间压缩15天。同步上线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数字监管平台,实现规划验线、施工进度等7个核心环节远程在线核验。政策落地促使某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在土地摘牌后3日内即获准开展桩基作业,有效抢抓2个月黄金施工期,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超千万元。统计显示改革惠及项目平均开工周期缩短25%,审批材料精简超35%。
五、建立发展要素动态保障机制
通过建立要素保障协调专班会议制度,2023年累计解决重点项目用工缺口2800人次、融资需求9.2亿元。搭建建筑原材料集中采购平台,为7个重点项目提供钢材、混凝土等建材平价供应通道。环境监管部门创新夜间施工许可“白名单”管理,在严格管控噪音污染前提下,为关键工序实施弹性作业时间审批。针对某新能源电池项目用电增容需求,建立政企电三方协同机制,推动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周期压缩至正常工期的60%,确保项目正式投产后产能释放不受基础设施制约。
此系列举措的实施,标志着天津港保税区在服务重大项目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进入新阶段。通过打造“全流程再造、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的服务体系,形成部门协同无缝链接、企业诉求动态响应的项目建设新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静海县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强化招商引资举措提升项目落地效能
2025-08-12
凯撒旅游项目落户天津自贸区武清园 助力区域文旅产业升级
2025-08-12
京津冀绿色设计走廊签约启动 三地共建绿色协同发展新平台
2025-08-12
胶州产业园招商破局新路径 智能匹配平台重构政企对接生态
2025-08-12
津城产教融合平台汇聚校企资源 百企协同助力青年择业启航
2025-08-12
京津新城石墨烯应用技术论坛推动产业创新与招商引资新突破
2025-08-12
津冀海关联动签署合作备忘录 13项举措助力区域经贸升级
2025-08-12
龙图节能铝型材项目落户滨海新区 打造绿色建材产业新高地
2025-08-12
绿色新城赋能低碳未来 生态城获评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高地
2025-08-12
临港经济区举办人工智能创新论坛 推动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
2025-08-12
京津高村科创园签约能源站及水处理项目 赋能区域绿色发展
2025-08-12
京津冀等多地媒体探访天津港保税区 见证智能产业前沿成果
2025-08-12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