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京津联动筑AI高地 企业集聚助协同创新

京津冀经济圈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天津滨海高新区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在2021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天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期间促成14家创新型科技企业集中签约入驻滨海中关村(天津自创区)创新中心,同步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为区域创新协作注入新动能。
一、创新平台集聚要素资源
滨海中关村(天津自创区)创新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杆项目,依托天津滨海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的产业叠加优势,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自2019年10月揭牌后,园区累计引入科技企业190余家,吸纳知识产权成果300余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形成技术转化与产业孵化的核心枢纽。本次新增的14家企业涵盖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智慧医疗等细分领域,进一步补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链。
二、联盟机制突破地域壁垒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在论坛期间正式运作。该组织联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以促进技术、资本与人才流动为目标。首批10家理事单位覆盖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场景应用与成果转化全链条,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共享测试平台等举措,解决跨区域创新协作的堵点。联盟明确将建立常态化技术供需对接机制,缩短京津冀科创资源流通周期。
三、企业集群强化产业生态
新入驻企业均具备自主核心技术能力。某智能视觉企业突破工业质检精度瓶颈,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某无人系统开发商在国内首次实现复杂城市场景的低空物流商业化验证;另有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资质。这批企业总计携带37项发明专利进驻,预计未来两年形成超10亿元产值规模。其技术应用深度融入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天津优势产业,加速传统领域智能化重构。
四、服务体系赋能协同发展
天津滨海高新区为创新中心定制“五个一”服务机制:一套政策咨询体系打通京冀企业落地流程;一个专项基金池覆盖研发到量产关键阶段;一组场景开放清单优先供给创新企业;一支技术经纪人团队衔接产学研需求;一类离岸创新基地支持异地研发。2021年夏末启用的京津冀成果转化基地,已促成7项北京实验室技术落地天津中试产线。
园区持续优化“类中关村”生态,通过税收激励、设备补贴降低创新成本,2021年新增载体空间逾万平方米。政策协同方面,天津与北京中关村共建资质互认体系,高新技术企业跨区迁移可保留资质,技术合同登记享受同等优惠。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园区内京冀背景企业数量增长160%,印证协同模式实效。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