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内资利用规模持续攀升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0日
今年以来,天津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前5个月实际利用内资规模突破千亿元,展现出强劲的经济韧性和投资吸引力。数据显示,全市新引进项目数量近2000个,服务业与重大项目成为资金集聚的主要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企业投资占比进一步提升,滨海新区继续发挥区域经济引擎作用。
一、招商引资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天津市合作交流部门公布的最新统计表明,前5个月全市实际利用内资达1088.36亿元,同比增长显著。这一规模相当于完成年度预设目标的41.05%,反映出招商引资工作进度超前。从项目数量看,1962个新引进项目覆盖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其中152个亿元级重大项目贡献资金占比超九成,凸显大项目对经济拉动的关键作用。
二、滨海新区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作为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在前5个月引进198个重点项目,实际利用内资340.8亿元,占全市总额31.31%。该区域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吸引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例如,空港经济区近期落地的某智能制造产业园,单项目投资额即达50亿元,配套产业链企业入驻率达70%,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三、服务业成为投资核心增长极
产业结构优化趋势在数据中得到印证:1491个服务业项目吸纳资金1008.26亿元,占全市总额的92.6%。金融、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提升至65%,较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河西区某数字经济产业园通过"云签约"引入30余家平台经济企业,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的"天津速度"。
四、京津冀协同效应持续深化
北京企业投资呈现加速态势,前5个月在津投资477.22亿元,同比增幅达18.3%,占全市内资比重提升至43.85%。武清区、宝坻区等京津冀交界区域承接非首都功能成效显著,某央企在津设立的华北运营中心已带动上下游42家企业协同转移。两地建立的"总部+基地""研发+转化"模式,推动产业链协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五、政策创新构筑引资新高地
天津市近期出台的"稳经济35条"明确提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东疆保税港区试点"一企一策"服务机制,通过缩短审批时限、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将项目平均落地周期压缩至30个工作日。西青区推出的"招商地图"数字化平台,已精准匹配投资项目127个,有效提升招商效率。
当前,天津市正围绕"制造业立市"战略,重点打造12条产业链主题园区。随着第二批营商环境改革措施的落地,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内资规模有望突破2600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