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堡筑巢引凤 央企金融创新高地崛起

金融业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天津中心商务区(于家堡)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正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平台。特别是今年以来,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央企金融类项目加速聚集,使其成为央企布局金融创新业务的关键枢纽。最新动态显示,一家重量级装备制造央企下属的资本管理机构与中心商务区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此设立两家专业化基金管理公司,深化在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的产融结合,凸显了该区域对高端金融要素的强大吸引力。
一、京津冀协同战略下的产业转移新支点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商务区坐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前沿位置,承载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核心任务。其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和“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联动效应,高标准完善了现代金融、科技创新等配套服务体系,为承接央企金融板块、科技研发、高端服务等业态转移提供了成熟载体。区别于传统产业承接地,中心商务区更侧重于吸引企业总部型、功能型、平台型机构,特别是具有改革试验功能的金融创新主体,着力打造轻资产、高能级的总部经济生态圈。
二、自贸政策赋能金融创新主阵地
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外汇管理改革等自贸试验区核心金融政策,在中心商务区实现了深度落地应用。政策叠加优势为企业跨境资金流动、多元化融资渠道拓展及复杂金融工具运用创造了制度基础,为金融机构开展先行先试业务提供了坚实保障。正因如此,不仅前述装备制造央企将旗下重要金融板块落户于此,此前已有涉及能源、矿产、电力等领域的多家大型央企集团在此设立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等特色金融子公司或区域运营中心,形成以实体产业为根基、以产融结合为特色的央企金融生态群落,展现出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产业集群效应驱动专业化服务升级
中心商务区围绕基础设施投资、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国家重点战略领域,主动对接央企资源禀赋和业务布局需求,推动其在区内设立专业化投资管理平台。例如,某大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央企落地两家基金管理公司,正是依托其母公司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龙头地位,结合自贸区跨境投融资优势,重点聚焦于铁路及城市轨道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方向,开展全生命周期的资本运作与项目投资。这不仅服务于国家骨干交通网络建设,也通过产融互促模式反哺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完善了产业链条的专业化融资服务体系。类似的,围绕港口物流、航空航天、新基建等方向的产业投资基金也在加速聚集,形成了资金链赋能产业链、创新链的良好闭环。
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创新示范区
中心商务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有效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关键在于构建具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功能性平台。该区域正从单点的机构落地向构建高能级金融生态系统迭代:通过汇集包括央企系金融机构、国际知名投行、顶级律所、专业评估机构等在内的多元化主体,打造集资本募集、项目评估、风险管理、交易撮合、专业咨询于一体的完整服务链条。这种生态化发展模式强化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吸引了更多寻求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的央企金融板块主动迁移。区域内的楼宇载体、数据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储备持续优化,有力支撑了复杂金融衍生品设计、离岸业务操作及跨境并购等高端业务形态,为建设国际一流的金融创新综合服务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以制度型开放引领区域发展新格局
于家堡的实践验证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在承接高能级经济功能中的核心引擎作用。通过持续深化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境资金流动自由化、数据安全有序流通等领域改革,中心商务区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国际规则接轨程度。一系列精准化、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如针对重点行业的税收优惠试点、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开放、专业人才跨境执业便利等,为落户的金融机构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同时,于家堡的经验也为中国其他地区承接高端产业功能、推动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路径,彰显了制度型开放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驱动价值。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