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现代农业植保园区引领绿色防控转型
农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天津市积极打造现代农业植保核心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先进技术与理念,推进占地4000亩的现代农业植保示范园建设,旨在构建农产品稳产保供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新型生产模式。该示范园以绿色发展为统领,聚焦病虫害精准防控、农药减量增效、人才培育三大核心功能,构建绿色农业样板区,为保障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范例。
一、构建高水平绿色植保体系
该项建设规划基于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依托京津冀地区农业科技资源禀赋。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集成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绿色植保技术,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实施综合管控,预期将园区内病虫害对作物产量造成的损失控制在不超过5%。同时,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型产品及精准施药装备,实现化学农药投入使用总量较常规种植模式减少60%以上。该目标体系体现了在保证农产品产量前提下,对农田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双重保障。
二、强化示范功能区建设
目前园区主体架构已基本完成,功能区规划清晰,实施针对性强:
露地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重点示范应用天敌昆虫扩繁释放、昆虫信息素诱杀、防虫网阻隔及功能植物配置等组合技术,建立露地叶菜、果菜等主要品种的全程绿色防控规程。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针对温室大棚环境特点,集成示范臭氧物理灭菌、熊蜂授粉替代蘸花激素、丽蚜小蜂等天敌应用、微生物菌剂灌根以及智能环境调控预防病害发生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在封闭空间内的积累风险。
有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集中示范稻鸭共育、性诱剂诱捕、赤眼蜂寄生控螟、田埂种植香根草、太阳能频振灯诱杀等生态工程技术,构建有机水稻生产环境下自平衡的植保系统。
三、完善技术集成与推广平台
天津市植保专业机构正依托园区完备的试验田及配套硬件设施,打造集研发、中试、示范、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技术验证与集成:开展不同绿色防控技术组合的区域适应性、有效性评估,筛选和优化适用于华北地区不同作物的防控方案。
技术培训体系:计划面向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大型种植基地技术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分层次、分批次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技能轮训。内容包括绿色防控原理、关键设备操作、生物天敌识别与保育、农药科学安全使用规范等。
成果展示与辐射:设立开放示范日,形成看得见、可复制、能落地的技术样板,计划未来将成熟技术模式向天津环城及远郊粮食、蔬菜主产区逐步推广,扩大技术覆盖率。
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与安全保障
该示范园的建设与运行承载着多重战略意义:
保障农产品源头安全:通过显著减少化学农药投入,从生产源头降低农药残留风险,切实提升蔬菜、稻米等主要农产品的内在品质,符合食品安全战略要求。
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的应用有助于恢复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授粉昆虫、害虫天敌种群,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优化水土资源状况,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绿色技术的应用结合智能监测装备,如害虫智能测报灯、孢子捕捉分析仪、田间环境传感器等,实现对病虫害发生的精准预警和靶向干预,在控害保产的同时降低人工及农资投入成本,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引领农业现代化升级:园区建设融入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决策等智慧农业元素,代表了植保作业智能化、精细化的未来方向,为加快天津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实体参考。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引领区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成熟经验与模式可望在更广阔区域产生积极示范效应,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贡献“天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