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进环保四链协同 政研共绘产业发展新路径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为实现环保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跃升,天津市科技部门聚焦招商引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化整合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与服务链资源,启动专项研究编制工作,旨在构建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绿色技术产业高地。
一、战略定位与政策导向
在国家"双碳"战略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天津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位优势,将环保产业列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的核心领域。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了明确方向。天津市据此制定专项扶持政策,重点强化技术攻关与应用场景联动,通过建立绿色技术目录、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措施,形成覆盖技术研发、中试验证到规模应用的全周期支持体系。
二、产业诊断与链条重构工程
近期开展的全市环保产业普查显示,天津在膜分离技术、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土壤修复药剂等领域已形成显著技术优势,但存在高端装备产业化程度不足、技术转移枢纽功能薄弱等瓶颈。为打通关键堵点,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三大攻坚:
- 创新链靶向补缺:建立环境治理技术验证中心,重点突破高精度监测传感器、新型污染物降解材料等15项"卡脖子"技术
- 产业链纵深拓展:打造滨海—宝坻环保装备制造走廊,衔接北京研发资源与河北应用市场
- 服务链效能升级:构建区域性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整合认证评估、中试放大等专业化服务
三、金融赋能力度持续强化
通过建立环保科技创新项目库,天津已引导社会资本设立5支专项子基金,形成"拨投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22年启动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建立环境效益评估体系,创新推出特许经营权质押、碳汇收益权融资等金融工具;创设环保技术银行,对具备转化潜力的专利实施梯度定价与先导性收购;完善科技保险产品矩阵,覆盖技术转化全周期风险。
四、协同创新平台突破空间壁垒
天津市科技部门重点建设两类载体:
1. 产业技术研究院集群:在滨海新区、西青区布局水环境治理、固废资源化等4个方向研究院,实行"企业出题-协同解题-市场阅卷"机制
2. 概念验证中心网络:依托高等院校建立3个环保技术中试基地,提供工程样机试制、技术成熟度评估等服务
海河实验室生态环境分中心2023年启动以来,已形成12个产学研联合体,成功转化土壤修复菌剂、VOCs治理装备等关键技术。
五、市场导向机制深度构建
实施"场景驱动"战略:在城市更新区划定生态治理技术应用示范区,开放市政污水处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7类应用场景;推行环保技术首购制度,对纳入创新产品目录的技术给予30%价格加成;建立环境服务绩效后补助机制,按污染物削减量核定奖励资金。同步构建京津冀技术标准协同机制,推动15项地方标准互认,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同频共振。
六、全球合作网络精准布局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条,天津持续拓展国际合作:依托中新生态城建立国际环保技术转移中心,引进新加坡水资源管理技术体系;在比利时布拉班特瓦隆州设立离岸创新中心,聚焦固废热解技术联合研发;连续举办四届"海河绿色发展论坛",建立国际专家智库,跟踪全球技术演进趋势。通过技术许可、联合研发等模式,实现国际创新资源的本土化再造。
当前,天津市科技主管部门正加速完善政策协同体系,通过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整合科技、工信、金融等领域扶持政策,形成"四链融合"系统解决方案。随着专项行动计划的深化实施,天津有望在节能环保领域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北方工业城市绿色转型提供实践范式。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