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专项申报启动 聚焦新兴产业招商引资
战略新兴产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天津市新一轮科技创新计划正式发布,包含八个重大科技专项与两项示范工程,重点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此次专项扶持资金规模显著,旨在吸引高端产业资源聚集,推动本地产业链转型升级,为区域招商引资创造全新科技载体平台。项目申报机制突出成果转化导向,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环境。
一、专项资金与周期安排
本次专项规划实施周期明确,总体财政投入约5亿元。根据专项资金拨付计划,本年度将优先划拨1.5亿元启动首批项目。资金分配采用分阶段拨付模式,结合项目实施进度与关键技术突破节点进行动态调整。
二、专项领域布局特点
八个专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健康两大主线:智能制造专项主攻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大数据专项建设城市级云平台;集成电路专项提升芯片设计能力。生物医药领域布局形成完整链条,涵盖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基因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及临床研究资源整合。种业专项重点突破作物育种技术瓶颈。
三、项目示范工程亮点
两项示范工程具有鲜明产业赋能特征:互联网跨界融合工程构建制造业服务化平台,重点扶持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钢铁节能减排工程推广低碳冶炼技术,支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工程实施采用"技术攻关+场景验证"双轨推进模式,首批试点将在重点产业园区落地。
四、历史项目实施成效
天津市近三年累计投入超40亿元实施科技专项。前期专项形成显著带动效应:新能源汽车专项促成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农业科技专项实现技术帮扶全覆盖;环境治理专项建成生态监测网络。据统计,专项成果转化企业新增产值突破百亿元,核心专利授权量增长65%。
五、项目申报机制创新
此次申报建立分级审核制度,设立技术可行性与产业价值双维度评价标准。重点扶持产学研联合体,要求企业配套资金不低于财政拨款30%。建立动态淘汰机制,对中期评估未达标的项目实行资金熔断,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六、区域产业联动规划
专项实施与京津冀协同创新规划深度衔接。重点专项将开放跨区域联合申报,生物医药专项设立临床试验多中心合作机制,智能制造专项共建共享工业云平台。计划在滨海新区建设集成电路中试基地,为专项成果转化提供跨区域产业化通道。
七、创新生态体系建设
配套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专项承担单位可享受高端人才个税奖励。建立科技金融联动机制,设立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专项成果转化。技术交易市场开辟专项成果挂牌专区,加速知识产权运营流转。市场监管部门对专项创新产品实施快速审批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