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聚力高校创新产业带 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支点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南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作为天津中心城区创新资源富集地,南开区近期围绕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加速推进高校创新产业区建设,通过整合环天南大知识经济圈资源,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该规划以1.8平方公里联动发展区为载体,将推动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
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显著
南开区坐拥多所国家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区域内科技型企业密度居天津中心城区前列。依托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学科优势,已形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产学研联动体系。环天南大知识经济创新圈被纳入市级规划后,进一步强化了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的通道。
二、三大片区协同发展布局
规划中的高校创新产业区采用"一区三片"架构:创新创业十字街区重点孵化初创企业,青年湖北洋科技园聚焦硬科技研发,天拖产业园承载产业化项目。这种梯度布局既保障了创新链完整性,也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目前片区已吸引数十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形成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闭环生态。
三、产城融合模式创新突破
南开区在规划中特别强调"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通过建设共享实验室、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解决科研人员工作生活需求。同步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将5G、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园区管理,提升创新要素流通效率。这种模式为京津冀地区产城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四、政策体系强化制度保障
为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当地出台专项政策包,涵盖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等维度。特别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高校团队创业项目。2023年新修订的产业目录中,首次将科技服务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为创新集群建设注入政策动能。
五、开放合作构建创新网络
南开区积极对接北京中关村、雄安新区等创新高地,建立跨区域技术转移联盟。通过举办京津冀创新挑战赛等活动,促进三地企业、高校协同攻关。近期启动的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将重点引进海外研发机构,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
当前,南开区正以高校创新产业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一实践不仅强化了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节点作用,也为资源密集型城区转型升级探索出新路径。随着系列举措的落地实施,该区域有望成为引领北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策源地。

天津南开区产业园区

天津南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南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