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疆领航中国飞机租赁业崛起 打破外资垄断新格局

航空航天产业 外商投资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7日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中国飞机租赁业通过招商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代表的创新平台打破外资长期垄断,形成全球领先的“保税租赁”模式,不仅降低国内航空企业运营成本,更为国产大飞机和“一带一路”合作提供金融支撑。当前行业面临国际市场拓展与监管升级的双重挑战,未来发展潜力仍被广泛看好。
一、制度创新催生“东疆模式”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通过海关、税务、外汇等多部门协同,首创飞机保税租赁业务。该模式允许租赁企业以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方式引进境外飞机,再以租金分期纳税形式租赁给国内航司,使中国租赁公司具备与国际巨头竞争的成本优势。截至2023年,该区域累计交付飞机超1000架,占全国租赁引进总量的40%,业务模式已复制至上海、厦门等地。
二、重构全球航空金融格局
此前中国民航机队中60%依赖爱尔兰等外资租赁公司,如今国内企业已占据主导地位。以工银租赁为代表的头部企业跻身全球前五,业务覆盖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与阿联酋航空等国际客户达成合作。行业崛起使国内航司租赁成本下降20%以上,并推动波音、空客调整对华定价策略。
三、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
租赁业对国产大飞机制造形成强力支撑:C919订单中租赁公司采购占比过半,ARJ21支线飞机已通过租赁渠道投入商业运营。同时,企业通过联合租赁、离岸交易等模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航空服务,助力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国升级航空基础设施。
四、多重红利释放发展动能
民航运输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20年中国需新增飞机超7000架;外汇政策试点允许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累计为企业节省汇兑成本超2亿元;债券市场、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工具创新,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天津东疆近期试点SPV共享外债额度,持续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五、挑战与突破并存
行业面临境外融资成本上升、资产跨境流转受限等难题。2025年前后首批租赁飞机将集中到期,资产处置压力显现。专家建议加快完善飞机资产包交易监管规则,推动保税区间资产自由流转,同时通过批量采购、金融创新等方式深化对国产飞机的全周期支持。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