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天津创新实践: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赋能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7日
近年来,南开大学积极响应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人才与技术优势,通过加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扩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度对接天津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锚定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南开大学将自身发展规划与国家及天津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实施“创新引领”计划,强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的支撑作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主动承担服务国家需求和开拓学术前沿的使命。
二、深化科研评价改革,激发创新转化活力。以分类评价、提高标准为核心,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完善科研奖励制度。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包括以原始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评价、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的应用开发研究评价、以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导向的智库成果评价等,并在资源配置上进行相应调整,旨在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开展原始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和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的主动性。
三、优化科研布局,推动产业对接。在科研布局上,一方面鼓励基础研究向前沿领域开拓,夯实创新基础;另一方面引导应用研究主动向产业对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在重点发展区域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及示范基地、示范企业,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四、搭建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重点建设津南研究院、滨海高新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平台,联合区域内外优势资源,扩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范围。这些平台致力于整合高校的科研力量、人才资源与企业的市场需求、产业基础,为科技成果的中试、孵化和产业化提供空间和服务,推动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五、完善转化机制,提升综合效益。在科研管理机制上,着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技术转移与产业化链条,促进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政府决策、文化产品等多个领域转化。同时,不断完善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融合的成果转化机制,通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激励到位等措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综合效益,确保科研创新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六、聚焦重点领域,服务产业升级。围绕天津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南开大学在多个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高校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天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七、强化协同创新,构建良好生态。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与企业开展联合研发、人才培养等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形成多方共赢的创新发展格局,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科研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
八、助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南开大学通过科技成果的展示、对接和转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天津。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天津招商引资的重要名片,为投资者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天津的营商环境,提升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九、加强人才培养,支撑产业发展。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拥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为企业输送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为天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十、面向未来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南开大学将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探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新模式、新路径。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前瞻性布局,提升服务国家和天津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一、锚定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南开大学将自身发展规划与国家及天津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实施“创新引领”计划,强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的支撑作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主动承担服务国家需求和开拓学术前沿的使命。
二、深化科研评价改革,激发创新转化活力。以分类评价、提高标准为核心,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完善科研奖励制度。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包括以原始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评价、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的应用开发研究评价、以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导向的智库成果评价等,并在资源配置上进行相应调整,旨在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开展原始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和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的主动性。
三、优化科研布局,推动产业对接。在科研布局上,一方面鼓励基础研究向前沿领域开拓,夯实创新基础;另一方面引导应用研究主动向产业对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在重点发展区域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及示范基地、示范企业,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四、搭建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重点建设津南研究院、滨海高新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平台,联合区域内外优势资源,扩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范围。这些平台致力于整合高校的科研力量、人才资源与企业的市场需求、产业基础,为科技成果的中试、孵化和产业化提供空间和服务,推动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五、完善转化机制,提升综合效益。在科研管理机制上,着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技术转移与产业化链条,促进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政府决策、文化产品等多个领域转化。同时,不断完善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融合的成果转化机制,通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激励到位等措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综合效益,确保科研创新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六、聚焦重点领域,服务产业升级。围绕天津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南开大学在多个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高校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天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七、强化协同创新,构建良好生态。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与企业开展联合研发、人才培养等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形成多方共赢的创新发展格局,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科研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
八、助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南开大学通过科技成果的展示、对接和转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天津。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天津招商引资的重要名片,为投资者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天津的营商环境,提升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九、加强人才培养,支撑产业发展。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拥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为企业输送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为天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十、面向未来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南开大学将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探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新模式、新路径。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前瞻性布局,提升服务国家和天津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鲁山道街道:深化走访调研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
2025-09-08
天津红桥区意库创意街招商启幕 打造城市文化消费新地标
2025-09-08
天津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在滨海新区召开 深化干部教育赋能发展
2025-09-08
津南海河教育园区打造科技创新与人才高地赋能区域发展
2025-09-08
津南开发区企业亮相一带一路沙龙 推介区域优势引关注
2025-09-08
京沪高铁联络线子牙河特大桥动工助推天津北京经济协同
2025-09-08
京津冀18个协同发展项目落户南开区 15个源自北京
2025-09-08
京津冀产业协同再提速 正定新区等园区迎重大项目签约
2025-09-08
临港经济区打造科研高地:科技创新驱动招商引资新动能
2025-09-08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加速推进 武清区培训搭建协同新平台
2025-09-08
京津科技谷对接国务院国资委 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2025-09-08
津南区与海河产业基金深化合作 共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2025-09-08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