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 以创新驱动释放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武清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关键节点,武清区立足“京津走廊”区位优势,将招商引资作为激活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聚焦创新驱动与新旧动能转换,通过精准对接京津优质资源、引进高端产业项目、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持续提升区域发展层级,让创新活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锚定协同发展坐标,构建“京津产业走廊”核心支点
武清区地处京津之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担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联动天津产业升级的双重使命。立足这一战略定位,武清区主动融入京津发展轴线,以“服务京津、发展武清”为导向,重点构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规划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打造承接平台,推动与京津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逐步形成“研发在北京、转化在武清、制造在天津”的协同发展模式,成为京津产业协作的重要纽带。
二、聚焦高端精准招商,集聚高质量发展要素
围绕主导产业方向,武清区实施“瞄准一流、引进一流”的招商引资策略,建立与京津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常态化对接机制。针对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天津先进制造基础雄厚的特点,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及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通过优化招商团队专业结构,推行“链长制”招商,强化对项目技术水平、产业带动能力的评估,确保引进项目符合区域产业升级方向。一批从事人工智能、精密仪器、绿色能源等领域的优质项目相继落户,为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注入新活力。
三、搭建创新赋能平台,激活产学研用融合效能
为推动创新资源转化,武清区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培育体系。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试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落地转化。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参与国家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同时,推动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吸引京津科技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武清创业,形成“人才+项目+资本”的创新生态闭环。
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加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在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武清区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实现“老树发新芽”。针对区内传统优势产业,实施“一企一策”升级计划,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推广节能降碳技术,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改造,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向低碳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此外,通过“互联网+”赋能传统服务业,培育新零售、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等新业态,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新旧动能协同发力的产业格局。
五、优化协同发展环境,筑牢创新发展保障基石
武清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与京津接轨的营商环境。推行“一站式”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实现涉企事项“线上办、就近办、快速办”。加强要素保障,在土地供应、融资支持、人才落户等方面出台专项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路网与京津互联互通,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业宜居的人才集聚地。同时,建立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与京津相关区县在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通过一系列举措,武清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承接能力、创新驱动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持续增强,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未来,武清区将继续立足战略定位,深化与京津的协同合作,以创新为核心引擎,推动区域发展向更高层级迈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更多“武清力量”。
一、锚定协同发展坐标,构建“京津产业走廊”核心支点
武清区地处京津之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担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联动天津产业升级的双重使命。立足这一战略定位,武清区主动融入京津发展轴线,以“服务京津、发展武清”为导向,重点构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规划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打造承接平台,推动与京津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逐步形成“研发在北京、转化在武清、制造在天津”的协同发展模式,成为京津产业协作的重要纽带。
二、聚焦高端精准招商,集聚高质量发展要素
围绕主导产业方向,武清区实施“瞄准一流、引进一流”的招商引资策略,建立与京津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常态化对接机制。针对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天津先进制造基础雄厚的特点,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及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通过优化招商团队专业结构,推行“链长制”招商,强化对项目技术水平、产业带动能力的评估,确保引进项目符合区域产业升级方向。一批从事人工智能、精密仪器、绿色能源等领域的优质项目相继落户,为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注入新活力。
三、搭建创新赋能平台,激活产学研用融合效能
为推动创新资源转化,武清区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培育体系。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试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落地转化。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参与国家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同时,推动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吸引京津科技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武清创业,形成“人才+项目+资本”的创新生态闭环。
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加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在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武清区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实现“老树发新芽”。针对区内传统优势产业,实施“一企一策”升级计划,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推广节能降碳技术,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改造,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向低碳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此外,通过“互联网+”赋能传统服务业,培育新零售、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等新业态,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新旧动能协同发力的产业格局。
五、优化协同发展环境,筑牢创新发展保障基石
武清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与京津接轨的营商环境。推行“一站式”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实现涉企事项“线上办、就近办、快速办”。加强要素保障,在土地供应、融资支持、人才落户等方面出台专项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路网与京津互联互通,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业宜居的人才集聚地。同时,建立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与京津相关区县在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通过一系列举措,武清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承接能力、创新驱动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持续增强,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未来,武清区将继续立足战略定位,深化与京津的协同合作,以创新为核心引擎,推动区域发展向更高层级迈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更多“武清力量”。
天津武清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半小时经济圈激活天津武清发展新动能
2025-09-06
天津武清上马台镇: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构建便民生活服务圈
2025-09-06
东旭科技园精准服务助力创新企业成长
2025-09-06
豆张庄镇招商引资赋能区域经济新突破
2025-09-06
京滨睿城筑巢引凤 智造高地擎动未来
2025-09-06
武清开发区转化医学平台院士工作站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2025-09-05
武清汽车产业园重点项目攻坚提速 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2025-09-05
武清区关工委老同志考察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动区域发展
2025-09-05
武清区加速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千余家企业实现提质增效
2025-09-05
武清税务创新推行企业注销即办服务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2025-09-05
武清公路养护树立行业标杆 连续八年领跑津门交通建设
2025-09-05
武清近百家出口企业借力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实现跨境红利
2025-09-05
天津武清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武清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清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4-11-19
《武清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2024-11-19
武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清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的通知
2024-10-21
关于发布车用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快速筛查)实施细则的通告
2024-09-19
武清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清区贯彻落实天津市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通知
2024-09-10
武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清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4-07-03
《武清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2024-07-03
武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清区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6-26
《武清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支点行动方案(2024—2027年)》政策解读
2024-04-24
天津武清区产业园区
天津武清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武清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