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新增五家单位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2016年,天津市成功新增五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覆盖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单位,此举有效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力。这些基地在结晶科学、分离膜技术、光伏发电、肿瘤免疫及脊髓损伤等领域发挥国际协同优势,助力天津市加速对接全球前沿科技资源,从而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落地。
一、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体系概述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由科技部统一认定,旨在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该体系涵盖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示范型基地等多种类型,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引导作用。入选机构需在承担国际合作任务中取得显著成效,体现发展潜力,例如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天津市自科技部启动认定以来,已累计获批18家国家级基地,标志着该市在全球科技网络中地位提升。
二、新增基地单位具体领域介绍
天津大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专注于结晶科学与工程领域,致力于材料研发与工业应用创新。天津工业大学分离膜科学与技术基地聚焦环保与水处理技术,通过国际协作推进可持续解决方案。南开大学新型光伏发电技术基地着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系统,提升清洁能源竞争力。同时,南开大学肿瘤免疫与生物疫苗基地针对重大疾病防治,整合国际生物科技前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脊髓损伤基地则在神经医学康复领域强化国际合作,以上五家新增机构均在2016年获认定,覆盖多学科交叉。
三、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联动影响
新增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显著提升天津市科技吸引力,加速招商引资进程。通过引入海外顶尖技术团队与研发项目,推动产业链升级,例如在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领域孵化跨国企业合作。该布局激发本地企业外向发展动力,促进高附加值成果落地,为天津自贸区及高新区带来更丰富投资机遇。研究指出,此类基地能有效降低创新壁垒,增强区域对全球价值链的嵌入。
四、天津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体系完善化
天津市自去年强化市级基地认定机制,已累计建立110家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形成对国家级体系的坚实支撑。这些市级机构聚焦前沿科技对接,优先在人工智能、绿色技术等领域布局,服务于本地企业走出去战略。整体架构优化助力天津市作为北方经济枢纽,高效承接国际研发资源,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长期看,该模式有望推广至更多省市,为中国科技全球化提供标杆。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