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数字化便民服务领跑全国 电子政务赋能"不跑腿城市"建设
数字经济产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天津市以电子证件服务为核心,通过政企合作打造智慧城市样板,成为全国"不跑腿城市"标杆。这座北方经济重镇通过移动支付、电子证照等创新应用,不仅优化了市民生活体验,更以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
一、电子证照体系树立全国标杆
天津市公安局推出的电子证件信息服务涵盖身份证、驾驶证等五类核心证照,实现政务服务"一码通行"。该体系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确保安全性,市民办理政务事项时,可通过手机直接调取电子证照,替代传统纸质材料提交。在交通管理领域,电子驾照已覆盖全市所有执法场景,累计减少群众办事跑动超百万次。
二、六大类71项服务构建智慧生活圈
公积金查询、公交电子客票等高频服务全部实现线上办理,形成覆盖民生全场景的数字化服务矩阵。公共交通领域,6400余辆公交车支持移动支付,扫码乘车日均使用量突破50万人次。水电燃气等生活缴费线上办理率达92%,较传统窗口办理效率提升80%以上。
三、移动支付渗透率居全国前列
早在2017年,天津移动支付占比已达86%,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这种支付习惯的普及为政务服务数字化奠定基础,目前超过75%的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可实现"零跑动"办理。"刷脸办政事"等创新应用,使市民在家即可完成证件照拍摄、社保查询等业务。
四、政企协同打造数字政府样板
天津市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将公共服务模块嵌入第三方平台,构建"城市服务生态圈"。这种模式既节约了政府信息化建设成本,又借助企业技术优势提升服务体验。在出入境管理方面,办证进度查询功能使办理时长平均缩短3个工作日。
五、入选"十大不跑腿城市"的示范意义
作为首批获评城市,天津与北京、上海等共同形成数字政府建设第一梯队。统计显示,这些城市70%以上主要业务实现在线办理,其中天津的电子证照应用广度位居首位。这种变革不仅提升行政效能,更推动城市治理模式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
当前,天津正将"不跑腿"经验向更多领域延伸,计划新增智慧医疗、教育缴费等12项服务。这座城市的实践证明,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升市民获得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