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疗改革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医疗医药产业
深化改革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天津市近期推行的区县公立医院改革通过结构性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与医保支付方式,显著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为招商引资创造优质软环境。新机制在破除药品加成的同时,系统性重构医疗机构补偿渠道,同步减轻患者负担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系统性破除药品加成机制
基于医疗供给侧改革的整体部署,天津市辖区内所有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正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中药饮片除外),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这一制度变革直接切断医院收入与药品销售的关联,从源头上消除过度用药的经济诱因。政策实施后,药品采购严格执行省级集中招标定价,医疗机构仅在药品采购环节支付平台服务费,彻底杜绝流通环节加价行为。
二、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值体系
依据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与技术价值评估,全市建立六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 诊查费依据医师职称层级实施阶梯定价
- 手术费按技术难度分级调价
- 中医辨证施治项目价格提升40%
- 重症监护床位费实行成本定价
- 大型设备检查费平均降幅达12%
价格调整方案经专业机构进行可比性分析,确保价格涨幅控制在医保基金与患者承受范围内。护理费调整侧重提升危重症护理项目价格,鼓励发展专科护理服务。
三、复合式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医疗保险部门推出"总额控制+多元结算"的创新支付模式:
1. 对慢性病管理实施按人头付费
2. 107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标准化付费
3. 康复治疗采用服务单元定额支付
4. 精神疾病实行床日费用包干
改革后医保基金支出重心转向预防性医疗和康复服务,2024年医保基金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支出比例提高至32%。
四、中药饮片政策特别安排
根据中医药服务特点,保留中药饮片15%的加成政策。配套措施包括:
- 建立道地药材溯源体系
- 规范临方炮制加工收费
- 扩大中医非药物疗法医保覆盖
该政策设计兼顾传统医药特色与医疗机构运营实际,保障中医药传承发展空间。
五、协同推进配套机制建设
改革同步完善三方面支撑体系:
1. 财政补偿机制:对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按80%比例通过调整服务价格补偿,20%由财政专项资金补助
2. 成本管控体系: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
3. 数字化监管: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智能监测平台
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已由改革前38%下降至26%,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历史新高。
六、改革成效与区域发展规划
该医疗改革已成为天津市优化民生服务的重要举措,有效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92%。通过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直接提升区域营商环境竞争力。下一步将在深化人事薪酬改革、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发展互联网医疗等方面持续创新,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