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评剧传薪火 白派剧团纳新徒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在天津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政策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传统戏曲艺术传承迎来新契机。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近期通过隆重的师徒传承仪式,推动评剧音乐创作力量升级,四位青年骨干拜师国家一级作曲家,为乐团注入创新动能。此举旨在强化人才梯队建设,促进评剧非遗保护与市场化发展融合。
一、评剧音乐传承体系的战略布局
近年来,天津持续推进戏曲振兴工程,将评剧列为重点扶持剧种。白派剧团作为市级非遗保护单位,系统规划"老带新"传承机制。此次收徒聚焦乐队核心环节——音乐创作与伴奏技艺,通过国家级专家定向培养,弥补青年作曲人才断层。同期启动的"戏曲青年孵化计划"已纳入天津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形成创作、表演、伴奏全链条培养模式。
二、拜师仪式的非遗传承价值
仪式严格遵循戏曲行当传统规制,包含呈拜师帖、敬茶、授艺训词等环节。导师当场向弟子赠送百年珍本工尺谱及创作手稿,强调"守正创新"核心理念。天津戏剧家协会专家指出,此类仪式兼具技艺传授与文化认同双重功能,是活态传承的重要实践。当前天津3大戏曲院团已建立12组师徒结对,涵盖剧本创作、声腔设计等关键领域。
三、导师艺术成就与教学体系
作为文化部"戏曲音乐创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导师深耕评剧音乐五十余载,其创立的"板腔体现代化转译法"被列为教材范例。教学将采用双轨制:每周3次乐团合排指导,侧重剧目实战伴奏;每月2次作曲工坊,教授《秦香莲》《杜十娘》等经典唱腔解构技法。学员需完成长达20万字的曲谱分析笔记,并通过年度原创作品考核。
四、青年人才培养与院团转型
4名入选学员均毕业于戏曲院校器乐专业,曾获京津冀青年艺术展演奖项。培养方案明确三个阶段目标:首年掌握白派四大经典剧目配器法则;次年参与新编历史剧《运河春秋》音乐创作;三年内独立完成折子戏全流程作曲。剧团同步启动"评剧音乐数字化工程",计划对50部传统唱腔进行声谱建模,为创作提供数据库支持。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