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优化民生服务体系 十项实事为退休职工保驾护航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1日
天津市在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招商引资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4年,全市各级退管组织聚焦退休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系统部署实施十项实事工程,通过精准帮扶、权益维护、健康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全方位提升退休职工生活质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老年群体。
一、聚焦重点群体,构建精准帮扶体系。天津市退管组织以退休职工中的特困、病残、孤老、高龄人员及老劳模为核心服务对象,建立“一人一档”动态信息库,实施分类帮扶。针对特困退休职工,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落实生活补贴、医疗救助等政策;对病残人员提供康复护理指导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为孤老退休职工推行“周探访、月慰问”制度,协调社区志愿者提供日常照料;老劳模群体则享受专项荣誉津贴和定期疗养服务,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
二、强化权益维护,筑牢法治保障防线。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相结合,完善退休职工权益保障机制。依托各级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设立退休职工维权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定期开展养老金发放、医保待遇落实等专项核查,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兑现。针对退休职工反映集中的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联合社区居委会建立联动调解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退休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三、深入基层调研,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组织退管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退休职工家庭,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掌握退休职工的思想动态、生活需求和意见建议。建立“诉求收集-分类办理-反馈跟踪”闭环机制,对收集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定期召开退休职工代表座谈会,通报政策落实情况,让退休职工的声音得到及时回应,参与到民生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
四、丰富疗养体验,传承劳模精神。继续组织老劳模和优秀退休职工代表开展疗养参观活动,结合季节特点和健康需求,选取北戴河等环境适宜的疗养基地,提供健康监测、中医调理、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安排参观市内现代化养老基地和重点企业,让退休职工直观感受天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貌,增强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老年群体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五、深化孤老包保,提升生活照料水平。进一步完善孤老退休职工生活包保制度,推行“1+N”帮扶模式,即1名社区网格员搭配N名志愿者、医护人员、爱心企业人员组成帮扶小组。建立包保档案,详细记录孤老退休职工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紧急联系人等信息,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协调社区食堂为行动不便的孤老提供送餐服务,联合医疗机构开通绿色就诊通道,解决其看病就医难题,让孤老退休职工感受社会温暖。
六、优化健康服务,守护晚年健康福祉。整合卫生健康资源,为退休职工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体检项目涵盖血常规、心电图、腹部超声等基础检查,并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增加个性化检查项目。组织医疗专家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普及慢性病管理、合理用药、中医养生等知识,发放健康手册。建立退休职工健康档案,对体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并提供就医指导,助力退休职工树立科学健康观念。
七、破解生活难题,提供便民生活支持。针对空巢和自理困难退休职工的生活需求,搭建“邻里互助+社会服务”支持网络。推动社区成立“银发互助小组”,鼓励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职工帮助邻里解决买菜、取药等小事;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上门护理、家政保洁等有偿服务,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协调餐饮企业推出老年营养套餐,通过社区服务中心集中配送或预约上门,解决用餐难题,让退休职工生活更便捷、更安心。
八、搭建交友平台,助力晚年情感关怀。关注单身退休职工的情感需求,发挥退管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定期举办“银发情缘”交友活动,通过兴趣小组、文化沙龙、户外联谊等形式,为单身退休职工创造相识相知的机会。活动中融入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辅导等内容,引导退休职工树立积极的婚恋观。建立交友信息库,严格保护个人隐私,为有需求的退休职工提供个性化牵线服务,帮助他们重拾幸福,丰富精神生活。
九、支持终身学习,赋能老年人生价值。鼓励和支持退休职工走进老年大学,优化课程设置,开设书法绘画、智能手机应用、健康养生、法律常识等多样化课程,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推动老年大学与社区教育中心、文化馆等合作,扩大教学覆盖面,方便退休职工就近学习。对经济困难的退休职工减免学费,为行动不便的提供线上教学服务,让退休职工在学习中充实生活、提升自我,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十、开展文体活动,营造欢乐祥和氛围。结合退休职工兴趣爱好,组织开展广场舞、太极拳、棋牌比赛、书画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打造“邻里文化节”“社区运动会”等特色品牌。在老年节等重要节点,举办文艺汇演、表彰大会等庆祝活动,表彰优秀退休职工志愿者和敬老爱老先进集体。支持基层退管组织建设文化活动室、健身路径等设施,为退休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提供场地保障,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老年生活氛围。
通过十项实事工程的系统实施,天津市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面、精准高效、温暖贴心的退休职工服务体系。这既是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具体体现,也是践行“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生动实践,为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天津力量。
一、聚焦重点群体,构建精准帮扶体系。天津市退管组织以退休职工中的特困、病残、孤老、高龄人员及老劳模为核心服务对象,建立“一人一档”动态信息库,实施分类帮扶。针对特困退休职工,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落实生活补贴、医疗救助等政策;对病残人员提供康复护理指导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为孤老退休职工推行“周探访、月慰问”制度,协调社区志愿者提供日常照料;老劳模群体则享受专项荣誉津贴和定期疗养服务,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
二、强化权益维护,筑牢法治保障防线。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相结合,完善退休职工权益保障机制。依托各级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设立退休职工维权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定期开展养老金发放、医保待遇落实等专项核查,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兑现。针对退休职工反映集中的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联合社区居委会建立联动调解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退休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三、深入基层调研,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组织退管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退休职工家庭,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掌握退休职工的思想动态、生活需求和意见建议。建立“诉求收集-分类办理-反馈跟踪”闭环机制,对收集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定期召开退休职工代表座谈会,通报政策落实情况,让退休职工的声音得到及时回应,参与到民生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
四、丰富疗养体验,传承劳模精神。继续组织老劳模和优秀退休职工代表开展疗养参观活动,结合季节特点和健康需求,选取北戴河等环境适宜的疗养基地,提供健康监测、中医调理、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安排参观市内现代化养老基地和重点企业,让退休职工直观感受天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貌,增强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老年群体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五、深化孤老包保,提升生活照料水平。进一步完善孤老退休职工生活包保制度,推行“1+N”帮扶模式,即1名社区网格员搭配N名志愿者、医护人员、爱心企业人员组成帮扶小组。建立包保档案,详细记录孤老退休职工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紧急联系人等信息,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协调社区食堂为行动不便的孤老提供送餐服务,联合医疗机构开通绿色就诊通道,解决其看病就医难题,让孤老退休职工感受社会温暖。
六、优化健康服务,守护晚年健康福祉。整合卫生健康资源,为退休职工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体检项目涵盖血常规、心电图、腹部超声等基础检查,并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增加个性化检查项目。组织医疗专家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普及慢性病管理、合理用药、中医养生等知识,发放健康手册。建立退休职工健康档案,对体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并提供就医指导,助力退休职工树立科学健康观念。
七、破解生活难题,提供便民生活支持。针对空巢和自理困难退休职工的生活需求,搭建“邻里互助+社会服务”支持网络。推动社区成立“银发互助小组”,鼓励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职工帮助邻里解决买菜、取药等小事;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上门护理、家政保洁等有偿服务,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协调餐饮企业推出老年营养套餐,通过社区服务中心集中配送或预约上门,解决用餐难题,让退休职工生活更便捷、更安心。
八、搭建交友平台,助力晚年情感关怀。关注单身退休职工的情感需求,发挥退管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定期举办“银发情缘”交友活动,通过兴趣小组、文化沙龙、户外联谊等形式,为单身退休职工创造相识相知的机会。活动中融入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辅导等内容,引导退休职工树立积极的婚恋观。建立交友信息库,严格保护个人隐私,为有需求的退休职工提供个性化牵线服务,帮助他们重拾幸福,丰富精神生活。
九、支持终身学习,赋能老年人生价值。鼓励和支持退休职工走进老年大学,优化课程设置,开设书法绘画、智能手机应用、健康养生、法律常识等多样化课程,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推动老年大学与社区教育中心、文化馆等合作,扩大教学覆盖面,方便退休职工就近学习。对经济困难的退休职工减免学费,为行动不便的提供线上教学服务,让退休职工在学习中充实生活、提升自我,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十、开展文体活动,营造欢乐祥和氛围。结合退休职工兴趣爱好,组织开展广场舞、太极拳、棋牌比赛、书画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打造“邻里文化节”“社区运动会”等特色品牌。在老年节等重要节点,举办文艺汇演、表彰大会等庆祝活动,表彰优秀退休职工志愿者和敬老爱老先进集体。支持基层退管组织建设文化活动室、健身路径等设施,为退休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提供场地保障,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老年生活氛围。
通过十项实事工程的系统实施,天津市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面、精准高效、温暖贴心的退休职工服务体系。这既是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具体体现,也是践行“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生动实践,为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天津力量。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开发区携手国际巨头打造创新平台
2025-09-01
天津科技创新企业启程全球论坛新平台
2025-09-01
天津空港经济区工业展会助力招商引资
2025-09-01
天津空港经济区航空航天集群引资扬威
2025-09-01
天津空港迎来清洁能源资本运作新平台
2025-09-01
天津临港海洋装备博览打造投资新高地
2025-09-01
天津临港经济区粮油项目带动产业升级
2025-09-01
天津煤电示范工程加速带动产业链兴盛
2025-09-01
天津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彰显强劲活力
2025-09-01
天津国际物流城建设获政企协同新动能
2025-09-01
天津国家动漫园铸就两千企业创新集群
2025-09-01
天津金地国际广场打造城市商业新地标
2025-09-01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