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创新引领投资贸易便利化新标杆
贸易业
自贸区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0日
作为北方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自贸区通过制度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招商引资领域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升级监管模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区内已形成以融资租赁为特色、跨境服务为优势、京津冀协同为支撑的发展格局,成为制度型开放的全国样板。
一、金融开放构筑核心竞争力
天津自贸区以融资租赁产业为突破口,首创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等近40种交易模式。东疆保税港区飞机租赁业务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累计交付飞机资产超千架,占全国租赁引进总量的40%。区内完成国内首单科技类无形资产租赁业务,推动"蓝鲸一号"钻井平台等重大项目落地,形成千亿级融资租赁产业集群。
二、智慧政务重塑服务效能
全国首创涉税业务"一窗通办"模式,将192项税务事项整合为单一窗口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通过商事登记网审系统实现"零跑动"审批,企业在线申报至领取执照全流程效率提升80%。三个片区集中承接239项市级权限,建立"准入即准营"的极简审批体系。
三、通关便利激活口岸经济
天津海关推出77项通关便利化措施,航空维修部件清关时效从48小时缩短至2小时。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改革使经天津港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减少3天,物流成本降低30%。创新"提前申报+船边直提"模式,进口集装箱滞港时间由3天压缩至4小时,乳制品等商品实现"即到即检"。
四、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与事中事后监管联动机制,建立120条风险防控措施。区内新增外资企业占天津市总量60%,对外投资规模占全市近六成。探索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在科研设备免税、平行进口等领域形成20余项全国可复制经验,市场主体数量达挂牌前1.58倍。
当前天津自贸区正从政策供给向需求导向转型,通过"企业点单、政府上菜"机制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双循环节点等方面持续创新,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天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