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家级科研平台扩容 创新资源加速聚集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天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引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资源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国家级科研机构汇聚发展。通过搭建高水平创新载体与优化服务体系,该市科研机构数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为区域创新能级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京津冀协同引聚高端资源
在深入实施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引进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研发分支及创新团队。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平台优势,通过建立专项对接机制、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完善人才政策等措施,有效吸引了一批技术前沿、产业关联度高的科研资源转移落户。区域内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协同效应不断显现。
二、科研载体能级持续提升
统计显示,天津现有国家级整建制科研院所58家,国家级科研分支机构及产业化基地74家,涵盖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领域。这些机构集中分布于滨海新区科技创新走廊、海河实验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集群。通过整合高校、企业研发中心资源,天津正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一体化创新体系。
三、精准支持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自2014年以来,天津已连续组织实施多轮专项扶持计划,累计投入财政资金逾7700万元,重点支持新引进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关键设备购置和人才团队引进。同步配套出台科技创新券、研发投入后补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多元化扶持措施,有效降低机构初创期运营成本。政府部门建立“一院一策”跟踪服务机制,在注册审批、跨境研发设备通关、科研人员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四、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现
依托引进的国家级科研力量,天津在重大技术突破和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系列进展。部分机构牵头承担了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累计突破百余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通过建立概念验证平台和中试基地,石墨烯散热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等一批创新成果已在津实现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值显著。技术合同交易额、专利转化率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五、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天津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赋予科研机构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高水平建设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整合价值数十亿元的科学设施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实施顶尖人才“绿色通道”政策,对战略科学家及其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支持,已吸引多个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入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设立百亿级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原始创新项目。
六、全域创新格局加速构建
“十三五”期间,天津将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持续引进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目标建设国家级创新载体达到200家。重点打造生物制造海河实验室、细胞生态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在合成生物学、脑机交互等前沿领域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同步启动智慧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北方重要的大型科学装置集群。通过构建“一心多园”的创新空间格局,将显著增强对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要素的配置能力,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一、京津冀协同引聚高端资源
在深入实施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引进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研发分支及创新团队。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平台优势,通过建立专项对接机制、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完善人才政策等措施,有效吸引了一批技术前沿、产业关联度高的科研资源转移落户。区域内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协同效应不断显现。
二、科研载体能级持续提升
统计显示,天津现有国家级整建制科研院所58家,国家级科研分支机构及产业化基地74家,涵盖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领域。这些机构集中分布于滨海新区科技创新走廊、海河实验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集群。通过整合高校、企业研发中心资源,天津正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一体化创新体系。
三、精准支持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自2014年以来,天津已连续组织实施多轮专项扶持计划,累计投入财政资金逾7700万元,重点支持新引进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关键设备购置和人才团队引进。同步配套出台科技创新券、研发投入后补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多元化扶持措施,有效降低机构初创期运营成本。政府部门建立“一院一策”跟踪服务机制,在注册审批、跨境研发设备通关、科研人员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四、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现
依托引进的国家级科研力量,天津在重大技术突破和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系列进展。部分机构牵头承担了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累计突破百余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通过建立概念验证平台和中试基地,石墨烯散热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等一批创新成果已在津实现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值显著。技术合同交易额、专利转化率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五、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天津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赋予科研机构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高水平建设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整合价值数十亿元的科学设施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实施顶尖人才“绿色通道”政策,对战略科学家及其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支持,已吸引多个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入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设立百亿级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原始创新项目。
六、全域创新格局加速构建
“十三五”期间,天津将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持续引进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目标建设国家级创新载体达到200家。重点打造生物制造海河实验室、细胞生态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在合成生物学、脑机交互等前沿领域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同步启动智慧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北方重要的大型科学装置集群。通过构建“一心多园”的创新空间格局,将显著增强对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要素的配置能力,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津南区聚力重大项目 构筑工业发展新高地
2025-08-29
津南区双港镇强化招商引资助企融资新突破
2025-08-29
津南区咸水沽镇打造高质量招商引资新高地
2025-08-29
津台战略合作签约助力两岸企业共拓新机遇
2025-08-29
津门汇聚台岛精粹 两岸经贸盛会启幕梅江
2025-08-29
津门汇聚智慧谋发展 政学共商未来新蓝图
2025-08-29
津门侨智汇聚促双创 华商盛会启幕助发展
2025-08-29
津门校园搭文化桥梁 中外学子展交融新篇
2025-08-29
津门智核启新程 深穗产研落子国家自创区
2025-08-29
津南开发区与天津企联共促产融合作新机遇
2025-08-29
津南旅游融合谋新篇 综合收入冲刺五亿元
2025-08-29
京冀科研力量汇聚武清 共绘协同创新蓝图
2025-08-29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