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家级科研平台扩容 创新资源加速聚集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天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引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资源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国家级科研机构汇聚发展。通过搭建高水平创新载体与优化服务体系,该市科研机构数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为区域创新能级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京津冀协同引聚高端资源
在深入实施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引进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研发分支及创新团队。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平台优势,通过建立专项对接机制、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完善人才政策等措施,有效吸引了一批技术前沿、产业关联度高的科研资源转移落户。区域内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协同效应不断显现。
二、科研载体能级持续提升
统计显示,天津现有国家级整建制科研院所58家,国家级科研分支机构及产业化基地74家,涵盖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领域。这些机构集中分布于滨海新区科技创新走廊、海河实验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集群。通过整合高校、企业研发中心资源,天津正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一体化创新体系。
三、精准支持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自2014年以来,天津已连续组织实施多轮专项扶持计划,累计投入财政资金逾7700万元,重点支持新引进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关键设备购置和人才团队引进。同步配套出台科技创新券、研发投入后补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多元化扶持措施,有效降低机构初创期运营成本。政府部门建立“一院一策”跟踪服务机制,在注册审批、跨境研发设备通关、科研人员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四、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现
依托引进的国家级科研力量,天津在重大技术突破和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系列进展。部分机构牵头承担了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累计突破百余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通过建立概念验证平台和中试基地,石墨烯散热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等一批创新成果已在津实现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值显著。技术合同交易额、专利转化率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五、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天津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赋予科研机构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高水平建设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整合价值数十亿元的科学设施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实施顶尖人才“绿色通道”政策,对战略科学家及其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支持,已吸引多个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入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设立百亿级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原始创新项目。
六、全域创新格局加速构建
“十三五”期间,天津将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持续引进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目标建设国家级创新载体达到200家。重点打造生物制造海河实验室、细胞生态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在合成生物学、脑机交互等前沿领域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同步启动智慧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北方重要的大型科学装置集群。通过构建“一心多园”的创新空间格局,将显著增强对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要素的配置能力,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