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构建三级应急救护网络夯实城市安全根基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为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天津市将应急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点,通过完善应急救护网络增强城市安全韧性。该市今年以社区和校园为着力点,全面推进自救互救能力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更安心的城市环境。
一、三级宣教网络覆盖城乡全域
天津启动"市-区县-社区"三级应急救护宣教网络建设工程,这是该市连续第五年将应急救护纳入年度重点民生项目。市级层面统筹制定标准化培训体系,建立师资库和课程资源中心;区级层面负责辖区资源调度与质量监管;在基层社区则组建实体化服务队伍。该体系突破传统单一培训模式,形成阶梯式能力培养机制,覆盖人群从专业救护员延伸至普通群众。
二、社区应急力量实现提质扩面
在全市216个街道社区中,新组建210支标准化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较上年增长27%。队伍成员由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退役军人及热心居民组成,配置统一标识、急救包和应急通讯设备。重点对3万名社区骨干开展心肺复苏、创伤包扎、AED使用等12项标准化认证培训,同步完成高层火灾、洪涝灾害等6类突发事件预案演练。河北区先行试点显示,社区应急响应时间缩短40%。
三、校园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针对学生群体建立30支高校应急救护队,将应急培训纳入学校必修体系。创新采用"军训+学分"培养模式,大学新生在军训期间需完成16学时救护实训。在15所示范校开设《生命安全教育》选修课,建立创伤救护实训室和VR模拟演练中心。重点向师范、体育等专业倾斜,确保毕业生具备基础救护能力。
四、专业人才库支撑长效运行
建立市级救护培训基地,由30名具有国际认证资质的培训师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开发集线上课程、移动学习端、社区驿站于一体的混合式教育平台,累计制作微课视频82部。实施"救护培训师培育计划",通过标准化培训认证368名社区师资,确保每个街道拥有3名以上持证教员。
五、资源集成赋能基层单元
建成7个区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37个急救装备点。为社区队伍配备包含止血带、呼吸膜、应急保温毯的智慧急救包,内置物联芯片实现装备状态远程监测。开发"津城急救"小程序,集成风险预警、志愿者调度、急救导航功能,实现"4分钟救护圈"全城覆盖。
六、立体化监管提升服务效能
建立培训质量回溯机制,对获证人员实施年度复训考核。通过双随机抽查、急救技能比武等方式强化队伍管理,淘汰不合格志愿者126名。建立服务时长兑换健康体检、家庭急救包等激励机制,激发志愿团队内生动力。去年该市公共场所突发疾病存活率提升至41.7%。
这套应急救护体系通过标准建设、资源下沉、数字赋能的三维发力,正在实现从分散布点到系统网络的质变。随着3万认证人员和240支应急队伍的建成,天津逐步构建起"平急结合、专群协同"的基层应急管理新格局。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数据显示,因急救延误造成的意外伤亡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一、三级宣教网络覆盖城乡全域
天津启动"市-区县-社区"三级应急救护宣教网络建设工程,这是该市连续第五年将应急救护纳入年度重点民生项目。市级层面统筹制定标准化培训体系,建立师资库和课程资源中心;区级层面负责辖区资源调度与质量监管;在基层社区则组建实体化服务队伍。该体系突破传统单一培训模式,形成阶梯式能力培养机制,覆盖人群从专业救护员延伸至普通群众。
二、社区应急力量实现提质扩面
在全市216个街道社区中,新组建210支标准化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较上年增长27%。队伍成员由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退役军人及热心居民组成,配置统一标识、急救包和应急通讯设备。重点对3万名社区骨干开展心肺复苏、创伤包扎、AED使用等12项标准化认证培训,同步完成高层火灾、洪涝灾害等6类突发事件预案演练。河北区先行试点显示,社区应急响应时间缩短40%。
三、校园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针对学生群体建立30支高校应急救护队,将应急培训纳入学校必修体系。创新采用"军训+学分"培养模式,大学新生在军训期间需完成16学时救护实训。在15所示范校开设《生命安全教育》选修课,建立创伤救护实训室和VR模拟演练中心。重点向师范、体育等专业倾斜,确保毕业生具备基础救护能力。
四、专业人才库支撑长效运行
建立市级救护培训基地,由30名具有国际认证资质的培训师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开发集线上课程、移动学习端、社区驿站于一体的混合式教育平台,累计制作微课视频82部。实施"救护培训师培育计划",通过标准化培训认证368名社区师资,确保每个街道拥有3名以上持证教员。
五、资源集成赋能基层单元
建成7个区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37个急救装备点。为社区队伍配备包含止血带、呼吸膜、应急保温毯的智慧急救包,内置物联芯片实现装备状态远程监测。开发"津城急救"小程序,集成风险预警、志愿者调度、急救导航功能,实现"4分钟救护圈"全城覆盖。
六、立体化监管提升服务效能
建立培训质量回溯机制,对获证人员实施年度复训考核。通过双随机抽查、急救技能比武等方式强化队伍管理,淘汰不合格志愿者126名。建立服务时长兑换健康体检、家庭急救包等激励机制,激发志愿团队内生动力。去年该市公共场所突发疾病存活率提升至41.7%。
这套应急救护体系通过标准建设、资源下沉、数字赋能的三维发力,正在实现从分散布点到系统网络的质变。随着3万认证人员和240支应急队伍的建成,天津逐步构建起"平急结合、专群协同"的基层应急管理新格局。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数据显示,因急救延误造成的意外伤亡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津南区聚力重大项目 构筑工业发展新高地
2025-08-29
津南区双港镇强化招商引资助企融资新突破
2025-08-29
津南区咸水沽镇打造高质量招商引资新高地
2025-08-29
津台战略合作签约助力两岸企业共拓新机遇
2025-08-29
津门汇聚台岛精粹 两岸经贸盛会启幕梅江
2025-08-29
津门汇聚智慧谋发展 政学共商未来新蓝图
2025-08-29
津门侨智汇聚促双创 华商盛会启幕助发展
2025-08-29
津门校园搭文化桥梁 中外学子展交融新篇
2025-08-29
津门智核启新程 深穗产研落子国家自创区
2025-08-29
津南开发区与天津企联共促产融合作新机遇
2025-08-29
津南旅游融合谋新篇 综合收入冲刺五亿元
2025-08-29
京冀科研力量汇聚武清 共绘协同创新蓝图
2025-08-29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