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陇协奏曲:武清静宁双向赋能共绘发展新篇

所属地区:天津-武清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天津武清区与甘肃静宁县在对口协作中探索出"双向赋能"新路径,通过机制化人才交流与跨区域产业联动,构建起资源共享型协作体系,其中招商引资成为撬动区域价值链重构的关键支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一、立体化协作机制筑基
建立"双组长"联席议事制度,两地主要负责同志定期互访磋商。创新推行"季度轮值"工作法,由双方职能部门交替主持专项推进会。在政务服务领域开通跨省通办专窗,实现62项高频事项异地受理。联合组建项目督导专班,对重点协作工程实施"红黄蓝"三色预警管理,确保协作事项件件落地。
二、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升级
职业教育协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地三所职业院校建立"2+1"联合办学模式。医疗协作形成"四维一体"架构,涵盖远程诊疗、骨干进修、设备援建、应急响应等方面。创新开展"名师名医工作室"驻点计划,12个专业领域的核心专家开展周期不少于三个月的驻地指导。建成乡村振兴人才孵化基地,首期培育农产品电商运营人才150名。
三、产业链深度融合实践
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果蔬分选线等关键设备12台套。创建"静宁苹果"离岸研发中心,联合开发深加工产品7大类。创新推行"消费帮扶+"模式,通过订单农业、体验营销等路径,三年累计完成产销对接13亿元。在装备制造领域促成5家龙头企业建立配套协作,形成跨区域产业链分工。
四、社会力量协同新生态
工商联推动建立企业互助联盟,促成32家企业结对发展。共青团组织"青创伙伴"计划,联合孵化电商创业项目47个。妇联发起"陇原巧手"非遗振兴工程,开发融合津派元素的文创产品线。探索"志愿服务+"协作模式,专业社工团队开展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五、创新协作成果转化
全国首创"东西部协作指数"评价体系,涵盖6大类28项量化指标。共建智慧农业云平台,整合物联网设备800余台套。联合申报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在生态治理领域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塬面保护技术规程",获省级科技认定。协作经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库。

天津武清区产业园区

天津武清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武清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