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金融创新助力"一带一路"资金融通

金融业 优惠政策 自贸区 一带一路
所属地区:天津-南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
作为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区近年来以金融开放为突破口,通过制度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枢纽作用。通过深化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改革、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等举措,该区域正成为吸引国际资本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重要平台,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合作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构建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天津自贸区依托"金改30条"政策优势,率先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外债宏观审慎管理等试点。2023年,区内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5000亿元,为"一带一路"项目打通本币结算通道。特别是在飞机、船舶租赁等特色领域,创新推出跨境资产转让、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等业务模式,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创新融资工具与服务模式
为满足大型基建项目资金需求,区内金融机构联合开发了项目收益票据、绿色债券等创新产品。2022年,成功发行首单"一带一路"专项公司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东南亚港口建设。同时推动国际银团贷款、出口买方信贷等业务规模化发展,近三年累计为沿线国家提供超200亿元融资支持。
三、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通过设立"一带一路"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信用保险、汇率避险等工具,帮助企业在60余个沿线国家开展业务。2023年上线数字贸易金融服务系统,实现跨境支付、智能风控等一站式服务。此外,推动建立海外项目风险补偿基金,为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企业提供风险缓释支持。
四、深化区域金融协作
天津自贸区与沿线18个国家建立金融监管协作机制,推动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发银行等机构设立专项融资窗口。2024年启动的"丝路金融联盟"项目,已吸引40余家国际金融机构参与,共同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新模式。
五、优化政策协同机制
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外汇管理、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在自贸区政策框架下,对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给予最高15%的税收减免。同时完善国际法律服务体系,设立专门的跨境金融纠纷仲裁中心。
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天津自贸区已形成涵盖跨境融资、风险管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整服务体系。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使用场景,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离岸金融枢纽,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更高效的金融解决方案。

天津南开区产业园区

天津南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南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