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武清研究院引领科技创新赋能园区发展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天津-武清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
作为京津高校武清科技创新园首批落户单位,天津大学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天津大学学科优势,通过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该研究院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探索出高校支撑区域经济的新模式,年度累计孵化培育科技企业5家,为武清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
一、打造高质量成果转化载体
依托天津大学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12个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积累,研究院建立"预孵化—加速—产业化"三级培育体系。通过设立概念验证中心,累计筛选出86项可转化专利技术,其中24项进入中试阶段。2023年启用的4000平米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为5家注册企业提供设备共享与工艺优化服务,降低初创企业70%的研发成本。
二、构建梯度化项目培育机制
研究院建立分级培育库,设置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三类项目评价标准。通过季度路演机制,2023年促成23个校企联合攻关项目落地,其中5个项目获得市级重大专项支持。创新性实施"双导师制",由企业技术总监与学科带头人共同指导项目开发,缩短技术转化周期约40%。
三、搭建多层次资源对接平台
以年度百场技术对接活动为纽带,研究院建立京津冀企业需求库,收录327家企业的技术需求。2023年举办的"智能传感技术供需对接会"吸引89家企业参与,促成17项技术转让。联合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共建线上平台,实现技术需求智能匹配,年度线上对接量突破200次。
四、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创新"课题来自产线、论文写进车间"培养模式,研究院开设12门工程实践课程。通过校企共建的5个联合实验室,累计培养工程博士83人、硕士217人,所培养人才主导开发的新能源电池检测技术已应用于3家注册企业。年度组织企业技术骨干培训37场次,参训人员达1200人次。
五、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建设"政策—资本—市场"三维服务体系,联合12家金融机构设立科技信贷风险池。通过专利导航分析服务,帮助注册企业布局核心专利46项。建立技术经理人团队,为在孵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2023年协助企业获得融资总计5800万元。
目前该研究院已形成"研发—转化—孵化"闭环体系,在园区内实现创新资源的集聚共生。其搭建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服务京津冀企业412家,促成技术交易额突破3.2亿元。通过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研究院正成为推动武清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

天津武清区产业园区

天津武清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武清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