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企业活力领跑全国 超六成企业实现盈亏平衡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1日
在招商引资政策持续优化背景下,全国企业年报数据揭示区域经济新格局。京津冀地区以97.56%的开业率和35.33%的盈利占比成为发展标杆,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互联网+"企业正加速重构经济增长动能。
一、全国企业生存图谱呈现结构性改善
最新企业年报显示,第三产业以95.61%的开业率成为经济稳定器,其中科学研究、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超96%的运营率凸显产业升级成效。值得注意的是,盈亏平衡企业占比达32.34%,较上年提升7.23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主体适应经济转型的韧性增强。制造业虽保持41.28%的盈利领先优势,但利润总额下降与纳税额上升的反差,提示降本增效仍是实体经济发展关键。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该区域204.72万户企业中,北京科技服务、天津高端制造、河北商贸物流的产业互补格局基本形成。雄安新区建设推动下,区域从业人员达2986.41万人,较长三角地区更显集约化发展特征。数据显示,京津冀企业对外投资强度仅次于东部沿海,35.33%的盈利水平较全国均值高出近7个百分点。
三、新兴产业成增长新引擎
168.54万户战略性新兴企业呈现96.65%的高存活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贡献2295.91万就业岗位。其中"互联网+"企业表现突出,55.39万户市场主体吸纳就业占比超25%,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枢纽作用。电解铝等行业通过深度去产能,盈利占比逆势提升4.84个百分点,印证供给侧改革成效。
四、区域协调发展挑战犹存
东北地区25.42%的盈利占比暴露转型阵痛,其对外投资规模仅为东部地区的8.3%。对比之下,长三角通过苏州、杭州等次级城市群建设,形成多中心协同网络,310.6万户企业创造4360万就业岗位。专家建议,需通过政策引导缓解发达地区"虹吸效应",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当前经济数据表明,在减税降费与商事制度改革双重驱动下,市场主体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京津冀与长三角的实践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样本,而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扩大,预示着经济结构优化进入新阶段。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