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金三角" 京津卫星城崛起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武清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武清区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强化产业承接和交通互联,正加速建设"京津卫星城"。作为"通武廊"协同发展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清区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重点培育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文旅产业,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
一、构建"一核多点"空间发展格局
武清区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确立"京津双城协同发展枢纽节点"定位,形成以京津产业新城为核心,高村科技创新园、京滨工业园等为支撑的承接平台体系。其中,京津产业新城入选国家"4+N"疏解平台,高村科技创新园重点承接科技创新资源,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二、特色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三大主导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武清医疗健康微中心被纳入京津冀产业转移重点目录,崔黄口电商小镇年交易规模突破百亿,大王古庄智能制造小镇引进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二十余个。汽车产业园与北京新能源车企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
三、"通武廊"合作深化区域协同
2023年2月,武清与通州、廊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产业转移、生态治理等八大领域开展合作。三地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实现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累计互认资质证书三百余项。北运河生态廊道建设成为区域合作标志性工程,已完成武清段河道治理和景观设计。
四、交通网络实现立体化升级
京沪高铁武清站日均客流突破万人次,在建的津兴城际铁路将实现20分钟直达北京大兴机场。区域内部建成"五横八纵"主干路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覆盖全部重点园区。北运河通航工程启动航道拓宽作业,计划2025年实现与通州段航道贯通。
五、生态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依托运河文化带建设,武清区打造集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发展轴。南湖生态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两百万人次。大王古庄湿地公园完成生态修复工程,形成"林田水草"复合生态系统。
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推行"一网通办"审批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设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六十余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人才公寓建设面积达五十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国际学校和三甲医院。
当前,武清区正通过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等模式,重点吸引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龙头企业。随着"通武廊"协同发展机制不断完善,这个京津冀"金三角"区域将释放更大发展动能,成为北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天津武清区产业园区

天津武清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武清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