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12大平台承接京冀产业转移 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经济圈 产业转移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河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天津市通过建设未来科技城、京津产业新城等12个重点承接平台,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推动三地产业深度融合。2014年,天津引进京冀地区项目超1300个,实际利用内资占比超40%,形成商贸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生态化发展模式。
一、产业承接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天津重点打造的12个承接平台中,未来科技城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已吸引数十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入驻;京津产业新城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累计落地项目投资额突破800亿元。卓尔电商城作为商贸物流转型标杆,创新"线下实体+线上交易"模式,为500余家北京外迁商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分销等全链条服务。
二、产业转移呈现结构升级特征
从传统批发市场商户集体迁移到高新技术企业区域总部落地,京冀产业转移呈现梯度化特征。天津通过定制化厂房、税收优惠等政策,推动转移项目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例如,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将研发中心从北京迁至天津后,产能提升30%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15%。
三、跨区域要素流动持续增强
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为产业协同提供支撑,京津城际列车年客运量突破2800万人次,天津口岸处理的京冀货物占比达34.8%。三地联合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推动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5%,形成"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河北配套"的创新协作体系。
四、服务功能升级构建产业生态
承接平台正从物理空间载体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型。以卓尔电商城为例,其建立的统一交易系统整合了电子支付、信用评价等功能,商户线上交易占比已提升至60%。部分园区试点"跨区域资质互认",企业可凭原属地信用评级快速获得天津金融服务。
五、协同发展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天津建立产业转移项目库动态跟踪机制,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服务。三地联合发布的产业禁止限制目录,推动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有序转移。环保监测数据实时共享、执法联动等机制,确保转移项目符合区域生态保护要求。
当前,天津正加快完善平台载体功能,重点培育智能科技、绿色能源等五大承接产业集群。通过建立产业转移效益评估体系,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京津冀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天津河北区产业园区

天津河北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河北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