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招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实践:顺义宝坻深化人才合作与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京津冀经济圈
所属地区:天津-宝坻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5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北京市顺义区与天津市宝坻区以人才合作为抓手,通过细化政策联动与资源共享,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近日,两地签署劳动保障监察与争议协同处理协议,标志着人才合作框架进入实操阶段,不仅为招商引资营造更优营商环境,更通过跨区域权益保障机制提升企业职工获得感。
一、政策联动破解跨区域劳动权益难题
2024年,顺义区与宝坻区正式签订《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协议》和《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协议》,重点解决异地用工引发的监察取证难、争议调解周期长等问题。协议明确建立案件协查响应机制,对涉及两地的欠薪、社保纠纷等案件实行联合督办,并通过电子证据互认缩短处理流程。此举参考了长三角地区跨省劳动仲裁协作经验,但首次在京津冀非毗邻区县间实现全流程协同。
二、构建“一站式”争议化解体系
两地人社部门联合搭建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平台,推行“异地受理、属地办理”模式。当职工在非就业地提出仲裁申请时,可通过平台转交至属地机构处理,并引入第三方调解组织参与跨区域案件调处。2023年试点期间,已有17起涉及两地企业的劳动争议通过该机制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较传统流程提速40%。
三、资源共享提升人才服务能级
依托顺义区临空经济产业优势与宝坻区高端装备制造基础,两地推动职业技能认证互认、培训基地共用。2024年起,宝坻区引进顺义区航空服务、物流管理等特色培训课程,顺义区则共享宝坻区智能制造业人才数据库。这种互补性合作已促成3家跨区域企业完成人才定向输送,降低用工成本约20%。
四、长效机制护航协同发展
为确保政策可持续性,两地建立季度联席会议制度,2024年二季度已协调解决跨区域社保衔接等5类共性问题。下一步将探索建立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对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实施两地同步公示,并联合制定《人才合作负面清单》,明确跨区域用工红线。
此次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基础设施联通向制度创新深化的典型案例。通过劳动权益保障“小切口”,顺义与宝坻正逐步打破行政壁垒,为区域人才要素自由流动提供制度保障,也为其他非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天津宝坻区产业园区

天津宝坻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宝坻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