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京津冀三地协会携手赋能中小企业联动发展

京津冀经济圈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3日
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凝聚中小企业发展合力,京津冀三地的企业组织——北京市企业发展促进会、天津市中小企业协会、河北省中小企业协会近期于天津共同签署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聚焦三地制造业等核心产业的协作升级,旨在构建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创新协同的跨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生态,通过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为区域内中小企业精准对接项目、技术、人才和资金需求提供强大支撑,为三地开展高水平招商引资开辟新通道,全面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一、战略协同,共绘区域产业融合新蓝图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内部产业深度协作与转型升级是其核心要义。三地协会联合签署框架协议,是落实国家顶层设计的实质性举措,旨在破解区域内中小企业面临的资源分散、同质化竞争、产业链衔接不畅等发展痛点。协议立足于京津冀各自的产业禀赋优势:北京具有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和创新引领能力,天津拥有坚实的先进制造基础和临港开放优势,河北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完备的产业承载体系。通过三地协会搭建桥梁,引导中小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到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重构中,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大中小微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有机协同,目标是形成定位清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共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机制共建,构筑全要素互通互惠平台
协议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合作机制。首先,三地将构建常态化信息共享平台。协议明确要求三地协会组织引导会员企业,积极主动地相互开放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动态、科技创新成果、高端人才引育、重大项目布局以及金融服务政策等关键信息,打通信息壁垒,为政策协同和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其次,着力打造多维度的企业对接平台。重点强化项目合作对接机制,为三地企业开展设备共享、产能合作、联合研发、市场拓展提供精准匹配服务,促进人才流、技术流、物流、资金流在区域内部实现高效聚合和优化配置。此外,协议将推动建立国际化的交流拓展平台。三地协会将整合资源,共同组织或支持会员企业参与高规格的国际经贸展会、前沿技术合作论坛及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搭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快车道”,有效提升其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
三、服务共享,驱动企业创新发展与内生增长
为切实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协议聚焦于服务能力的整合与升级。在三地文化交融层面,将积极联动区域内高校、研究机构及文化团体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交流活动,内容涵盖管理模式互鉴、工匠精神传承、品牌建设经验共享等,培育具有京津冀特质的企业文化品牌,增强企业软实力。在促进投资合作与招商引资领域,协议制定了具体推动计划。三地协会将协同组织有针对性、高效的产业链互补型互访考察活动,促成深层次的商务洽谈对接,并联合策划面向全球的区域性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在项目推荐、政策咨询、落地协调等方面提供全程专业化服务,显著提升招商引资效能,为三地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质资源铺平道路。更重要的是,三地将共同探索构建区域级的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联合体。此举旨在为企业提供从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到知识产权保护、市场推广的一站式创新支撑体系,重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创新驱动能力偏弱、转型升级路径不清、核心竞争能力不足等共性难题,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四、面向未来,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高地
此项协议的签署及后续落地实施,标志着京津冀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迈入了制度化、机制化、常态化的崭新阶段。三地协会作为企业界的纽带和政府服务企业的助手,其联动合作将极大增强区域中小企业的整体凝聚力与市场竞争力。通过协议机制的顺畅运转,京津冀地区有望实现人才、技术、资金、信息以及市场的深度融合和高效流动,逐步形成一个层次鲜明、分工合理、链条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这不仅将显著加速中小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步伐,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注入新动能,同时也将深刻赋能京津冀地区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经济结构深度优化和创新发展格局构建,为最终建成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奠定坚实的微观市场主体基础。未来,三地将持续深化沟通协调机制,不断充实完善合作内涵,拓展新的合作增长点,确保各项举措切实转化为企业的发展红利,释放区域协同的磅礴力量。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