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招商】武清区以协同发展为引领构建京津冀高质量承接新格局

京津冀经济圈
所属地区:天津-武清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天津市武清区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优化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深化区域合作等举措,全方位构建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近年来,该区聚焦高端产业资源导入与民生领域互联互通,推动形成产城融合、区域联动的发展新态势。
一、构建高端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武清区将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作为对接首都资源的核心方向,重点吸引央企二级总部、研发中心等优质项目。在智能科技产业园内,已聚集一批来自北京的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形成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生物医药领域通过建设专业化载体平台,承接北京外溢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为提升产业承载能力,该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机制,在审批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实施精准配套。
二、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
教育领域与清华大学共建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引入北京工业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医疗健康方面,依托武清区人民医院搭建的远程会诊系统,已实现与北京多家三甲医院的常态化协作。规划建设的医疗健康"微中心"将整合京津冀优质资源,打造集诊疗、康复、养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此外,该区还与首都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为区域发展储备专业技术力量。
三、完善立体化交通网络布局
在轨道交通方面,环北京城际铁路武清段已完成线位规划研究,未来将实现半小时直达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王路北延工程于2023年启动建设,将显著提升与河北省廊坊地区的通行效率。大沙河公交枢纽建成后,可衔接跨省公交线路6条,日均客流输送能力达万人次。该区还启动了重点道路智能化改造工程,通过安装交通感知设备优化区域路网运行效率。
四、创新"通武廊"协同发展机制
武清区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23年区域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产业协作上共同打造智能制造、现代商贸等跨区域产业链,联合举办专场招商活动。三地还签署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推出首批158项高频事项异地办理服务。在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联合开展生态修复与文化资源开发,共建京津冀文化旅游示范走廊。
通过系统性推进产业、民生、交通、生态等多领域协同,武清区正逐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该区将持续完善承接载体功能,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探索实践经验。

天津武清区产业园区

天津武清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武清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