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武廊国土协同新机制助力区域招商引资

所属地区:天津-武清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通州区、天津武清区、河北廊坊市国土部门日前在武清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三地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该协议聚焦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深度协作,旨在通过制度创新破除行政壁垒,为吸引高质量产业项目落地构建统一、高效的资源要素配置平台,强化区域招商引资的综合竞争力,共同打造"通武廊"协同发展示范标杆。
一、战略背景与协议签署
此次协议签署是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推进通武廊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的核心举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自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通武廊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连接性和产业互补性,被赋予"小京津冀"的改革试验田使命。2022年以来,三地国土部门通过联席会议机制,在耕地占补平衡、土地信息共享等领域开展试点并积累经验,为本次全面合作奠定实践基础。
二、六大协作领域深化区域一体化
协议系统规划了三阶段实施路径:
1.规划管控与生态共建:建立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协同平台,联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2024年启动潮白河流域生态廊道共建工程。
2.权属争议调处机制:设立三地联合调处中心,采用"一地受理、三地协查"模式,重点解决毗邻地区历史遗留权属纠纷。
3.土地市场联动监管:推行土地出让信息实时交互系统,对跨区域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联合预售资金监管,遏制投机行为。
4.产业用地精准保障:共建产业用地储备库,对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施行用地指标跨区调剂。
5.执法监察协同网络:运用卫星遥感与无人机巡查技术,建立违法用地行为三小时响应处置闭环。
6.耕地保护补偿创新: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机制,2023年先行试点2000亩高标准农田共建项目。
三、制度创新突破行政藩篱
协议创新性地构建"三个统一"实施框架:
-标准统一:联合制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明确亩均投资强度≥500万元的准入门槛
-流程统一:将土地征收、转用审批时限压缩至25个工作日,较原流程提速40%
-数据统一:完成三地2000平方公里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实时互通
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样本
此次合作通过四项赋能助推区域升级:
1.空间赋能:释放交界地带18平方公里存量建设用地,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等现代产业功能区
2.制度赋能:形成可复用的"规划共绘、资源共配、利益共享"跨省合作范式
3.动能赋能:为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在津冀转化提供土地要素保障,预计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
4.生态赋能:通过联合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现区域年降碳量15万吨目标
五、战略价值与实施路径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支点,协议实施将分三阶段推进:2023年重点建立联合工作机制;2024年完成首批10个合作示范项目;2025年全面形成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由三地分管领导牵头的季度联席会商制度,配套专项督查评估机制,确保协议条款转化为实际发展成效,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区域实践范例。
此项协同机制的建立,不仅强化了通武廊地区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枢纽功能,更通过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显著提升了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和制度型开放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天津武清区产业园区

天津武清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武清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