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大邱庄工业转型加速 渤海湾畔奏响春季捷报
产业升级
制造业
所属地区:天津-静海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渤海湾畔工业重镇交出亮眼春季答卷,通过精准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区域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作为历史悠久的制造业基地,该区域正以创新引擎重塑产业格局,为年度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传统产业焕新推动增长动能转换
依托深厚工业积淀,当地主导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金属制品领域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提升竞争力,引入全自动生产线使产能与品质同步跃升;在环保标准持续提升背景下,热浸镀锌行业骨干企业投资数亿元实施清洁化改造,实现污染物减排与附加值提升的双重突破;管道装备制造集群通过产学研融合,开发出适用于深海油气田的特种管材,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
二、新兴产业链构筑发展新高地
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初具规模。光伏支架制造领域形成从设计研发到检测认证的完整服务链,产品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储能设备企业通过智能化车间建设,将交付周期缩短三成;节能环保板块崛起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工业余热回收技术应用覆盖多个省份。生物科技园建设按下"加速键",首批入驻的医疗器械企业已完成GMP认证,年内将实现创新成果转化。
三、全周期服务优化营商生态
建立"项目管家"制度为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中,主干路网升级工程竣工使物流效率提升25%,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整合生产要素数据超过1800项。金融服务站年内促成银企对接项目数十个,技改专项贷款惠及中小企业;人才安居工程建成专家公寓,专业技术培训中心已培养复合型技工近千名。
四、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
构建"企业实验室-产业研究院-高校工作站"三级创新体系。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中心突破多项行业痛点,研发成果已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帮助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标杆工厂示范效应明显。年内新增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四成,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的企业数量翻番。
五、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基底
环保技改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重点耗能企业全面完成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清洁能源供热改造覆盖园区九成企业;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金属加工废料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实现吨钢耗电降低15%;打造生态工业园区,新增绿化面积相当于数十个标准足球场规模。
六、开放协作拓宽发展格局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产业链精准招商行动,引入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使用,本土工业品出口渠道拓展至数十个国家。区域协作机制推动建立产业联盟,实现研发资源共享与市场协同开拓。
当前,这个渤海湾畔的工业强镇正沿着创新驱动的路径稳步前行,通过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培优育强,持续释放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多元产业体系的协同效应逐渐显现,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