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聚力承接首都资源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天津-河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河北区近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工作,强调以创新机制、精准对接为核心,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会议明确将招商引资作为关键抓手,要求各部门协同发力,通过建立全流程服务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吸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领域优质项目落地,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样板。  
一、战略定位与资源禀赋优势  
河北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具备区位交通、产业基础、政策叠加三重优势。区域内已建成多个专业化产业园区,载体空间达百万平方米,可满足不同规模企业入驻需求。根据规划,未来将重点承接北京溢出的科技研发、文化创意、高端商务等产业,形成"北京研发—河北转化"的联动模式。  
二、工作机制与责任落实体系  
成立由多部门联合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实施"五个一"推进机制:一个重点产业配套一套政策、一个项目明确一名责任人、一个季度开展一次评估、一个年度建立一本台账、一个平台实现全流程服务。区商务部门牵头制定产业准入清单,区建委统筹载体建设,区金融办配套融资支持方案,形成跨部门协同合力。  
三、精准招商与政策创新举措  
建立动态更新的目标企业库,聚焦世界500强、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企业开展靶向招商。推出包括办公用房补贴、人才安居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在内的政策包,对重大项目实施"一事一议"专项支持。同步完善商事登记"极简审批"机制,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一个工作日内。  
四、载体升级与配套服务优化  
启动三大产业承接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园重点引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实验室;金融创新港集聚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等业态;文化创意谷打造数字内容生产基地。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国际学校、三甲医院等设施,构建"15分钟优质生活圈"。  
五、成效评估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实施动态监测。定期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建立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机制。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组建专业运营公司等方式,确保转移企业"接得住、留得下、发展好"。  
当前,河北区已储备在谈重点项目数十个,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区域将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通过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持续提升资源承接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